1 / 20
文档名称: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ppt

格式:ppt   大小:1,47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ppt

上传人:新起点 2016/9/4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材料与化工学院高分子 102 班王帅帅 201001544220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10 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 身高 米,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 40岁。 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 为了给儿子祝福, 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华罗庚 12 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23 !”老师的话音刚落, 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 , 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 “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 3× 7+2=23 , 用5除之恰余 3,所以 23 就是所求之数。”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1925 年初中毕业后, 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他回家乡一面帮助父亲在“乾生泰”这个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店里干活、记账, 一面继续钻研数学。回忆当时他刻苦自学的情景,他的姐姐华莲青说: “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 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得写……” Page ?7 那时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来了就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因为经常发生类似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时间久了, 街坊邻居都传为笑谈,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得抱着书不放。 Page ?9 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他辛酸得说: “那正是我应当接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 在西北风口上, 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支烟, 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顽强地自学到 18 岁。 1927 年秋, 华罗庚和吴筱之结婚。 1929 年, 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29 年冬天, 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 经过近半年的治理, 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 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