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4,194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6 文件大小:4.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企业计划管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企业计划管理
第1页,本讲稿共66页
1.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
2.掌握环境分析与界定问题的基本模型;
3.理解目标体系的构成,掌握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4.建设工程工期经济效益分析
学****目标
第经营活动的重大问题的规划,包括九大内容:
1、企业的经营目标:(种类;产值;利润;范围;产量;质量;工期;劳动生产率;材耗等)
2、产品的开发规划:定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扬长避短。
3、企业成长规划:提高企业素质规划(人员;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企业应达的规模)
4、技改规划:引进;仿造;技术革新;更新;研
究;提高综合生产经营能力
第19页,本讲稿共66页
5、人才开发规划:全员培训;人员使用;考
核;晋级规划等
6、基地建设:生产和生活基地;预制厂;加工
厂;职工住宅等规划
7、多种经营:一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合理安
排劳力,对付任务不饱满等
8、职工工资福利增长规划:工资增长应低于劳
动生产率的增长
9、体制改革规划:改革生产经营组织;专业化
分工,建立横向经济联合体的规划
第20页,本讲稿共66页
生产计划
1、生产计划一览表(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市场性计划)
2、年产值计划;年产量计划;重点工程项目
3、形象进度计划。
第21页,本讲稿共66页
注:发展规划指导施工组织;总设计指导年度生产计划;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导季、月度计划。
第22页,本讲稿共66页
计划的层次体系
第23页,本讲稿共66页
三、计划指标体系
1、含义: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且能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全貌的若干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2、建筑企业主要计划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 建筑产品产产量指标
⑴竣工房屋面积(竣工面积)
第24页,本讲稿共66页
(2)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3)实物工程量:如土方工程(立方米),道路工程(平方米),安装工程(吨/台)等。
(4)工程形象进度:一般用文字结合实物量或百分比,反映计划期内施工的单位工程所要达到的形象部位或进度情况。如土建工程可分为基础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等。还可细分为各分项工程。
第25页,本讲稿共66页
★ 建筑产品产值指标
(1)建筑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要生产的建筑产品的总和。一般以实物工程量乘以单价来计算。
(2)建筑业增加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建筑业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
第26页,本讲稿共66页
(3)增加值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占自行完成的施工产值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4)竣工产值,即竣工工程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要完成的以货币表现的最终建筑产品的总和。它是反映企业的施工速度和经济效益的依据之一。利用竣工产值可以计算产值竣工率。
第27页,本讲稿共66页
(5)销售率:是反映企业的产销衔接和市场状况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第28页,本讲稿共66页
★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之它是以建筑产品的产量或产值和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表示。其计算方法为:
(1)用产值表示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2)用竣工面积表示的全员劳动生产率(m/人)
第29页,本讲稿共66页
★ 工程质量指标: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最终建筑产品的质量情况。是综合反映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用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第30页,本讲稿共66页
★ 利润指标:反映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之一。一般用以下几个指标表示。
(1)利润总额:工程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劳务、作业利润+材料销售利润+多种经营利润+其它业务利润。
第31页,本讲稿共66页
总资产报酬率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第32页,本讲稿共66页
★工程成本降低率指标:反映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第33页,本讲稿共66页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营运状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利用和发挥水平的体现。其计算公式为:

该指标反映企业出资者向企业投入全部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第34页,本讲稿共66页
★ 安全生产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工伤事故的内部控制指标,一般用工伤事故频率表示。通常企业在对历年工伤事故频率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一个可以实现的计划指标。其计算公式:
第35页,本讲稿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