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276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上传人:tswng35 2022/2/6 文件大小:2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考点四、化学反响的实质: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 z.
知识点3 化学语言
考点一、元素
含义:具有一样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一样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元素与原子的比拟:
元 素
原 子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根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考点二〕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O和Ca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二、元素符号〔考点三〕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
. z.
表示的意义;表示*种元素、表示*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九〕:分子、原子、离子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2、H2O、SO3、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知识点4 空气
考点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
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翻开弹簧夹〕
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
4、原理: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5、考前须知: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翻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
. z.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缺乏;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考点二、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二氧化碳〔CO2〕%,%。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