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1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2/7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刘春苗

一、教材分析
(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 是在数(式)及其运算的系统中,在掌握等式b ,那么ac = be ; c c (cnO).
师: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初中里我们所讲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
生:a >b =^a-\-c > b-\-c . a > b =>a -c >b -c(1)
a > b , c > 0 =>txc > ic ; a > b , c < 0 => tze <bc(2)
入 a E a b
c > 0 => — > — c < 0 < —
a >b, c c ; a > b , c c
师:你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
生:(1)、(2)两个式子初中讲过
师:你还记得初中我们是如何给出这两个结论的?
生:好象是用法码,通过天平秤出来的
师:也就是通过直观感知得出此结论,那你今天能否给出严密的证明?
生:用两数大小判定的定义(作差比较法证)(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证明结果)
师:很好(并板书性质)
师:等式与平等式的这四条基本性质涉及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规律? 一是在等式(不等 式)两边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二是在这个运算过程中,虽然c在变化,但左右两边所 对应的结果,要么相等、要么左边恒大于右边、要么左边恒小于右边,它强调的是在运算过 程中保持号不变的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再现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质与等式的性质进 行类比.
探索新知
(环节一)探索不等式的性质. 师:在不等式两边加、减、乘、除不同的数,是否也具有保持不等号不变的特性?或不等号 一定改变的特性?
生:a > b , c > d =i>a+c > b + d (4)
a > b > 0, c>d>O=^ac>bd. a c <d <O=^ac >bd (5)
师:(5)式中的大于0或小于0能否省略?
生:不能(通过举反例)
师:你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生:通过在不等式两边加乘具体数字归纳出来的
师:如何验证你的结论?
生:作差比较法
生:还可以利用结论2去证
师:板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师:实数的运算还包括乘方、开方运算,那么在不等式两边进行乘方、开方运算,是否也具 有保持不等号不变的特性?
>b >0 =i>a2 > b2 ,^[a >>b =>a3 >b3 >l/b
师:你怎样得到的?
生:老师以前讲过的,可以用作差比较法证
生:结论3可以推广到«>2的所有整数
当?4 为偶数时,a > b > ° = a* > 1*,末〉%, 当n>2, 4为奇数时,a>b=a* >b*屯 >强;
师:你是怎样得出此结论?
生:利用不等式性质
师:若规定a>b>0,当«> 2时,不论为是奇数或偶数都有a* > b*版 >呢;
,A 1 1 a >b >0n — < — 生:利用性质3还可以得出: a b
师:为什么?
,C 1 C 1,1 1 1
a >b > 0, — > 0 —a x — > hx — —— < — 生: ab ab ab a b
1 1 —< — 师:很好,能否推出a b ?
生:不能(反例)
[£
师:当a>b时,a'b的大小关系如何?
a >b >0^>— <— 0>a <— a > 0,i> < 0 —
生: a (1) ; a (2) ; a b (3)
师:(1)、(2)能否合并?
,,A 1 1
a > b,ab >0n — < —
生: a b
师:能否用文字语言叙述? 生:同号两数,倒数相反 师:很好,此结论对于我们以后研究两数倒数大小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运算中的不变性”思想作指导,让学生在不等式运算(加、减、乘、 除、乘方、开方)中,让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说理等活动,经历一个完整的数学探 索过程,在师生的一起归纳概括下,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基本性质8:
性质 3: <2 >b a+c >b+c .
性质 4: a > b , c > d a -\-c > b + d .
性质 5: , c =^ac > be . a > b , c <0 =>ac <bc .
性质 6: a>8>0, c>d>O=>ac>bd.
性质 7. a >b >Q ^>aK >bx(n & N,n > 2)
性质 8- a > b >0 = \[a > ^/b(n e « > 2)
师: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比,在利用不等式性质解决有关不等式问题时,特别要注意什么问 题?
生:符号问题
师:不等式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