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月,跟着音 乐节去旅行
每年八月, 都会有一群特殊的音乐爱好者,响应一种声音,开始一场不一样的音乐之旅。 他们追寻的是人声的艺术, 耳中所闻的是亚洲的声音,这就是亚洲阿卡贝拉音乐节( Vocal Asia Festi
八月,跟着音 乐节去旅行
每年八月, 都会有一群特殊的音乐爱好者,响应一种声音,开始一场不一样的音乐之旅。 他们追寻的是人声的艺术, 耳中所闻的是亚洲的声音,这就是亚洲阿卡贝拉音乐节( Vocal Asia Festival,以下简
称 VAF)。VAF 是由台湾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 Vocal Asia)创办的一个以无伴奏纯人声演唱形式 —— 阿卡贝拉为主题,以阿卡贝拉音乐交流活动、演出、学习等为内容的专题性音乐节。
阿卡贝拉( Acappella),即无伴奏合唱,词原意为 “教堂的风格 ”。这种源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形式, 在文艺复兴后期开始用于世俗音乐。而今,在融合了黑人音乐并受到各种不同风格音乐的影响后, 阿卡贝拉又得到了新的解读。现代阿卡贝拉是一种以传统合唱艺术为基础,融合了爵士乐、 摇滚乐以及世界音乐等不同音乐风格, 并结合乐器模仿、音响技术、肢体及舞台表现的多样化艺术形式。
参加 VAF 也注定是一场旅行, 因为音乐节本身就是 “移动 ”的,从不在同一个地方驻足。自 2011 年 10 月,音乐节在中国台北首次举办,随后以此为中心在亚洲各地 “旅行 ”举办。据官方统计,截至目前 VAF 已举办活动超过两百五十场, 参加演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团队超过百组,参与音乐节的音乐爱好者累计达到二十万人次。 可以说,
这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阿卡贝拉人声艺术节了。
从 0 到 100 ,音乐节诞生
我国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汇的产物。 2002 年,台湾地区的第一支专业阿卡贝拉团体 ——“神秘失控 ”人声乐团成立,
此后不久,阿卡贝拉乐团便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壮大,多个团体在国际赛事上获奖。 同时,台南艺术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了阿卡贝拉专业的学分课程。阿卡贝拉乐团的活跃和多年来阿卡贝拉教育的普及, 营造出了良好的音乐氛围。因此,这样一个音乐节诞生于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阿卡日活动
2010 年,台湾省合唱艺术中心成立, 并开展了大大小小的活动,
为音乐节提供了初期资源和观众基础。 同年,VAF 的创办组织台湾中
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成立,并于 2010 年底举办了一百场阿卡贝拉演出。不久后,台湾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的理事长陈凤文与资深阿卡贝拉音乐人合作, 共同成立了阿卡贝拉音乐协会, 将演出从两场增加到了二十四场,并于次年 10 月创办了亚洲阿卡贝拉音乐节。
01 亚洲杯阿卡贝拉大赛 02 阿卡日活动 03 给岛屿的歌音
乐会 04 亚洲杯阿卡贝拉大赛
目前, VAF 在各个城市 “移动 ”举办,这也使得台湾中华畅声亚洲
音乐协会有机会与各地的阿卡贝拉乐团、 音乐人建立联系, 吸引了多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重要人物, 如乐团 “真实之声 ”(The Real Group)的负责人彼得 ·卡尔森、当代阿卡贝拉协会的创办人迪克 ·谢伦、韓国阿卡贝拉教育协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