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2623466021 2022/2/8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 页
?城市规划原理?复****要点
第一章 城市及城市开展
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构造的一种根本形式。
居民点的开展:无固定居民点——固定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
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城市规划,主张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加上人车别离的高效率交通系统。
产生背景:20世纪初,大城市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条件差,需改善城市有限空间。
第 5 页
代表案例:光芒城市;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 ;昌迪加尔
——柯布西耶及霍华德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比拟〔分散开展模式 集中开展模式〕
一样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与不卫生状况等问题
不同点: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城市分散开展;在大城市周围建立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理想。柯布希埃的现代城市设想主张城市集中开展,通过大城市的构造重组,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索利亚·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
背景:19世纪末的铁路交通大规模开展 。
规划思想:城市应该以大运量、宽阔与高速的轨道交通运输干线作为轴线,各种空间要素、工程管线与建立地带聚集在其两侧来营造。可以限制城市的宽度,而城市的长度可以无限延长,未来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铁路与交通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规划实践:斯大林格勒;哥本哈根的指状开展;巴黎的轴向延伸
——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背景:19世纪末,工业化快速开展。
规划思想:提出在工业化快速开展时代,要以“确定方式〞形成城市建立的艺术原那么。要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与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互动 ,促进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及人的活动以及他们感受之间的协调 。主张通过城市空间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探讨,总结设施位置选择、布置及交通、建筑群布置的一系列根本准那么 。
第 7 页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背景:法国建筑师戈涅〔 〕于1917 年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设想,探讨了现代工业城市的功能组织问题。
规划思想:其规划思想注重各类设施本身的要求与及外界的相互关系,并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的非常明确。戈涅在他的理想方案中布置了铁矿、炼钢厂、机械厂、造船厂、汽车厂、发电站等一系列工业部门,按照各自的功能与交通需求加以布局。 方案表达了明确的功能分区思想与原那么,对解决19 世纪普遍的由于功能混杂而带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现代城市规划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
背景:20世纪初
规划思想:城市不是封闭与孤立的,而是及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城市与乡村要纳入同一体系,使规划包括假设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城市规划要“先诊断后治疗〞,通过“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
——邻里单位理论
佩里〔〕1939 年发表专著对邻里单位〔 〕理论进展了全面阐述,这一理论指导了20 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居住区的建立与空间组织。
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场兴旺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平安的与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他认为,邻里单位不仅要包括住房,还要包括的环境与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与娱乐设施等。
第 8 页
“人车分流〞概念。
此外,这一理论的根本概念在苏联也得到了开展,孕育了被称为居住小区的布局原理。
——有机疏散理论
20世纪30年代,针对大城市过分膨胀带来的各种弊病,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思想;?城市:它的开展、衰败与未来?
规划思想:城市及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构造以利于安康开展。主张把城市划分成不同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区域内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使用的地段。〔1〕把衰退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规划方案转移到适合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土地按规划进展调整,改作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与新的有价值的局部。
以往是将有秩序的疏散变为无秩序的集中,有机疏散思想能将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疏散。
沙里宁认为要实现“有机疏散〞,一方面需要对对日常活动进展“功能性的集中〞,另一方面需要对这些集中点进展“有机的分散〞。前者能给整个城市带来功能秩序与工作效率,后者能给城市的各个局部带来适于生活与安静的居住条件。
3. 几个主要宪章
——雅典宪章
背景过程:1920年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筑与建筑运动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