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 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 氛,理解节日习俗《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 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 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 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
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 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
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 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 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 方,等会儿提出来。
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 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 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 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 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 头写了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 后一段又写了 “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 长,有一个多月。)
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 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 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 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 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