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复杂性的自由.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杂性的自由.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9/6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杂性的自由.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杂性的自由 2015 年2月 28 日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致福轩召开的“信息时代的经济理论发展”研讨会上, 有一个未被报道的有趣细节。汪丁丁说张维迎等是简单的自由主义, 他自己是复杂的自由主义。我发言主张将复杂性范式引入经济学。当时我就在想, 如果把复杂性范式, 映射到自由问题上, 互联网的主张应该是什么呢?联系到我与高邦仁最近在《 3%》一书中提出的主张( 我在致福轩发言的主要观点来源于《 3%》)。我想到较恰当的一个词是: 复杂性自由。之所以称复杂性自由, 而不叫复杂性自由主义, 因为还谈不上主义这么高大上。但自由是一个好东西, 所有观点的人都可以用。以复杂性范式看待自由,同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会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 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 在范式上都可以归结为简单性自由。简单性自由, 是指复杂的自由与简单的自由的总和。复杂不同于复杂性。一个用机械的科层制组织起来的大企业, 内部可能非常复杂, 但结构上却是简单性的。因为科层制本身就是简单性结构。科层制再复杂, 本质上也有别于扁平化的生态组织, 不具有生态组织那种由不可还原的多样性构成的复杂性。复杂的自由主义与简单的自由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别?汪丁丁没有详细讲, 张维迎更是不承认这种差别有意义。不过从旁观者看, 差别还是有的。简单的自由主义更多强调直接的自利; 而复杂的自由主义更多通过“内生偏好的”利他, 迂回地强调自利。映射到策略上, 前者更强调在“中国问题”的复杂背景下强调自由(汪丁丁, 2009 ) ,后者更主张直截了当地强调自由。这种自由主义的集合,被人新称为“朗润派”,与共同强调复杂性范式的“颠覆派”(陈禹、我、韩小明和杨培芳)在简单性与复杂性这个范式上, 观点形成差异, 不是偶然的。但即使身在其中, 也难以讲清双方不同在什么地方。许多看客干脆就认为双方观点差不多。但随着讨论的深入, 其中的实质性分别还是慢慢现出来。 3月6 日,致福轩的一位听众,游敏老先生给我打电话并发来一文, 指出新旧两种观点的分歧, 实际是哲学观的不同。新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中”, 旧观点隐含的哲学观是“排中”。指的是, 例如, 旧观点认为利己与利他,在谁为第一性上,应按照排中律,只能取其一为先; 而陈禹、杨培芳等人, 相当于不认为排中律是对的( 对应互联网实践是利己与利他一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游敏老先生的话让我不能不佩服。因为高邦仁在跟我共同酝酿《 3%》时, 最主要强调的一点, 就是游敏老先生反复强调的中庸。以致董光璧老先生在评论《 3% 》一语破的:“本书作者所倡导的‘经济学之道’,就是以‘天人合一’这一伟大结论为背景的‘中庸之道’”。哲学家段永朝晚上与我讨论起来, 更挑明了背后实质, 这就是容纳悖论( paradox ,佯谬) 。这是与排中律完全排反的取向。容纳悖论正是“中”背后的实际含义。排中律所依据的是启蒙理性( “去魅”) ,而中庸之道所依据的是返魅。 Paradox 就是这样一种魅力。这样一看, 简单性范式中的自由, 与复杂性范式中的自由, 含义就可能正好相反。当把不同范式的自由,作为经济学某一派的隐含哲学时,在实证上会有四个基本不同。下面我们就从《 3%》就地取材, 来剖析一下这种不同。第一,效率和多样性,何为自由的标准? 从复杂性角度理解的自由,首先表现为选择,没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