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1页,本讲稿共25页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操作
方法
装置或主要仪器
适用条件
实 例
说 明
过滤
.
碳酸钙悬浊液、泥水等
(1)操作中要注意
“ 7) CO32- :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 SO32- :浓溶液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9) SO42- :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0)Cl-: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11页,本讲稿共25页
能使Ba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
CO32- SO42- SO32-
能使Ag+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
CI- CO32- SO42- SO3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SO2
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CI2 O3 I2 NO2
第12页,本讲稿共25页
不加任何试剂的鉴别
⑴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物质。
如:Al2(SO4)3、MgCl2、NaOH、CuSO4、NaCl。
⑵若无明显外观现象,可考虑能否用焰色反应或加热区别开来;
⑷若以上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反应后的现象,分析确定。
⑶观察是否存在:互相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两种物质;
如:KNO3、MgCl2、AlCl3、NaOH、NH3·H2O
第13页,本讲稿共25页
仅用一种试剂鉴别习题
:苯、CCl4、NaI溶液、NaCl溶液、
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选用的是:( )
( )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l
KNO3 Na2CO3 NaHCO3 K2CO3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仅用试管及
胶头滴管通过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是:( )
A. FeCl3、AgNO3、Ba(OH)2、BaCl3
B. KCl、NaNO3、NH3·H2O、HNO3
C. NaHSO4、MgSO4、Na2CO3、NaOH
D. NaNO3、Na2CO3、BaCl2、HCl
D
D
D
第14页,本讲稿共25页
【例1】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 )
D
第15页,本讲稿共25页
物质的分离、提纯在操作方法上涉及到溶解、过滤、蒸馏、结晶、分液、萃取、升华、洗气及气体的干燥与净化;在化学反应物质上涉及到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等。
1.在进行物质分离实验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被分离的物质要尽量分离完全(所加试剂要过量)。
(2)分离后不得引入新的杂质。
(3)被分离的物质,在分离后要复原。
第16页,本讲稿共25页
2.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不减、易分。
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变指被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
3.为使杂质离子除“净”,所选试剂加入时一般应“稍过量”。
4.安排加入试剂先后顺序时,应以互不干扰和后加入的试剂有利于除去先加试剂的过量离子。
5.加入试剂后生成的沉淀不要一一过滤,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最好一起过滤除去。
第17页,本讲稿共25页
1.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混在NO2气体中的NO:将气体与过量O2混合
B.除去混在CO2气体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
KMnO4溶液和浓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过滤
D.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
B
第18页,本讲稿共25页
1.物质检验的基本原则
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1)生成气体,如 的检验;
(2)生成沉淀,如Cl-、 的检验;
(3)显现特殊颜色,如Fe3+、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