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课件PPT.pptx

格式:pptx   大小:2,648KB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课件PPT.ppt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2/2/9 文件大小:2.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课件PPT.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提取方法与技术
天然药品化学研究是从有效成份或生理活性化合物提取、分离工作开始。
在进行提取之前,应对所用药材进行以下考查:基源(学名)、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方法。还要系统查阅文件,以充分了解和利用前人经验。
量泡沫,浓缩困难。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0页
⑵亲水性有机溶剂
能与水混溶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乙醇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廉价,起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重复使用,且乙醇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所以乙醇是试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最广一个溶剂。甲醇性质虽和乙醇相同,但因为有毒性,所以少用。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1页
⑶亲脂性有机溶剂
与水不能互溶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仿、***等。这些溶剂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轻易提出亲水性杂质,易提取亲脂性物质。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2页
这类溶剂易挥发,多易燃(***仿除外),普通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也较高,操作需要有通风设备;透入植物组织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药材中水分存在,会降低这类溶剂穿透力,极难浸出其有效成份,影响提取率,所以对原料干燥程度要求较高。
所以,在大量提取或工业生产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不足。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3页
4. 提取前预处理:
通常粉碎成粗粉;
种子类先脱脂;
水溶性成份提取宜将药材切成小段、薄片或粗粉;
苷类要预防酶水解;
苷元及次生苷要保留酶活性等等。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4页

(1)药材粉碎度
药材粉碎得越细,中药粉末表面积越大,提取效率高,但粉碎过细,则表面吸附作用也增强,反而影响扩散速度,降低了提取效率,另首先,杂质提取量也增高 。普通情况下,用有机溶剂提取时,以过20目筛为宜。用水提取时,则用粗粉或薄片。
溶剂提取法关键是选择适当溶剂和提取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还受其它原因影响。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5页
(2)温度
普通来讲,热提取效率高,但杂质多,冷提杂质少,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宜超出100℃。在50~60℃条件下进行提取保持很好提取率,又不使过多杂质溶出。
(3)时间和提取次数
药材中有效成份伴随提取时间延长而出量增大,直到药材细胞内外有效成份浓度到达平衡为止。普通情况下,用水加热煮时以每次1~2小时为宜,进行2~3次。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6页

惯用提取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
(1)浸渍法
此法适合用于有效成份遇热易挥发和易破坏中草药提取。按溶剂温度分为热浸、温浸、冷浸等。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7页
操作:现将中草药粉或碎片装入适当容器中,然后加入适宜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有效成份。
特点:简单易行,但提出率较低。最好采取二次、三次浸渍,以降低损失,提升提取率。假如溶剂为水话,需加入适当防腐剂。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8页
(2)渗漉法
操作: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使药材浸渍24~48小时膨胀,然后不停添加新溶剂,使其自上而下渗过药粉,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搜集浸出液。
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份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浓度差,使扩散能很好地进行,故浸出效率较高,当浸出液很浅时提取基本完全。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19页
渗漉装置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20页
(3)煎煮法
操作:将中药粗粉加水加热(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轻易焦糊)煮沸,将中药成份提取出来。
普通药材易煎2次。所用容器普通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和技术专家讲座
第21页
特点:此法简便,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份,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且轻易发生霉变,一些不耐热挥发性成份易损失。
所以含挥发性成份及有效成份遇热易破坏中药不宜用此法,对含有多糖类中药,煎煮后,药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
天然药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