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docx

上传人:大笑大甜 2022/2/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 曾与布鲁纳一起领导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 他创立的实践性课程理论成为西方课程史上一个于提高课程的质量并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对接; 另一方面体现了课程开发的民主性、合理性。再次,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追求课程的实践价值,倡导对具体实践情境的理解与相互作用, 强调课程理论必须经过课程实践的改造,使课程变得灵活化、情境化、生活化、个性化,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本思想。最后,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 为校本课程的兴起和发展
了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和舆论准备。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总体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教学中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能力培养为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高职英语教学成了 “微缩版 ”的本科英语教学。用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各
级各类英语等级考试, 在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方面仍然较弱。 而且,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统一使用一种教材, 学生所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关系很小甚至无关, 使学生的英语厌学情绪增加, 英语学习兴趣降低,英语教学效率普遍较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及方法滞后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大多数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听练为辅: 教师
是课堂的主宰,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
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是被動记录,机械模仿。教师授课也大多
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如,语法翻译法等;课堂教学依然沿袭 “语言中
心”和“讲授中心 ”的授课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实践体验和巩固,缺乏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部分院校还按传统方式 —— 按照不同专业分配教师和学生, 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接受教学,教学目标很难统一实现。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较差,使得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成为空谈, 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三)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考试,都是采取平时成绩和
期末成绩总和评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即采取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体系,但这却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语言应用
能力的提升。 高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比较差, 学校又对考试的合
格率有要求,很多教师都会在考试之前给学生一个复习范围, 所以考试似乎由能力测试变成了背诵考试, 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测试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虽然《高职高专英语能力 A、B 级》考试确实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进行了考核,对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不能检验学生在各个领域实践中真正应用英语的能力。所以,高职英语的评价方式亟须改进。三、实践性理论课程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开设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高职英语也不例外。但据调查和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存在不少问题。 施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