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海曲路历史由来大起底!.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曲路历史由来大起底!.doc

上传人:熙凤 2022/2/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曲路历史由来大起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曲路历史由来大起底!
 “海曲路”由来 海曲,日照历史上第一个县治古县名,秦至西汉,今日照东港区属琅琊郡海曲县。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日照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文化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由于王莽时期的经济混乱,海曲路历史由来大起底!
 “海曲路”由来 海曲,日照历史上第一个县治古县名,秦至西汉,今日照东港区属琅琊郡海曲县。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日照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文化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由于王莽时期的经济混乱,给海曲经济带来重大灾难,海曲县遂废。日照人民为纪念这一历史,1983年4月,把日照市区中心大道命名为“海曲路”,这是日照市区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条道路(没有之一),是日照(县)的正本之路、寻根之路,也是最能见证日照城市发展的一条道路。道路横贯市区,总长15公里,西延线335省道直达莒县县城,横贯日照市。日照市南北主干道北京路、海曲路路口夜色。(郑培波 摄)路,是城市的动脉。一条路,往往浓缩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海曲路对于日照市而言,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海曲中路林荫道。(张浩 摄)
海曲路,属日照古道莒日支线石臼所至日照县烟墩岭段,1983年4月,根据日照县城区规划的需要,此路段改名为海曲路。 1919年山东省计划修筑干支线公路图。(图片来自日照市档案馆)莒日支线,东起石臼所,经日照县城、沈疃、三庄至石沟崖村西入莒县,全长99千米,日照县境内约60千米。清末至民国初期,日照县海口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石臼所、城关、涛雒等城镇商业昌盛,当时的政府和商家深感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于是由官商联合修建而成,是石臼所通往内地的唯一交通要道。抗日战争爆发后,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莒日支线改称泰石线(有的资料中称石太线,东起海港石臼所,西接新泰车站),日照县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泰石线贯穿四个县,19个乡镇和沂蒙老根据地,是运输粮食、土特产,煤炭,食盐的主要通道,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3年4月15日,《山东省临沂专员公署交通局关于申请修复石太线通车的报告》。(图片来自日照市档案馆)当时的日照只是一个偏居沿海的农村县城,经济落后,县城内没有完整的道路规划,穿过县城中心的泰石线既是县际公路也是县城主干道。当地老百姓对于这条路最初的记忆是:在这条路上可以看见往来运输的各种汽车。在那个交通工具稀缺,出行以走路和自行车为主的年代,能看到各种大型运输货车已经是很稀罕的一件事情了。1965年经石臼、日照的泰石线地图。(图片来自日照市档案馆)1980年,国家决定在石臼(时称石臼公社,1982年改称石臼镇,人们****惯称石臼所)投资建设大型深水港,日照县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1983年,为配合石臼煤码头建设,满足日照县城镇发展和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日照县政府对港口所在的石臼镇和日照县政府驻地城关镇进行了重新规划,而交通动脉的打通是城市规划建设当中较为关键的一步。根据当时的日照县城镇建设规划方案,在城关镇(日照县城驻地),把横穿县城中心,东部连接石臼所的泰石公路部分,改名为海曲路(东起石臼所西至县城西烟墩岭)。据档案记载,其命名依据是日照县的古称海曲县(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一方面有纠正“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县”的讹传的意思,也有回顾历史演变之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