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周梅林.ppt

格式:ppt   大小:5,49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周梅林.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9 文件大小:5.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周梅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周梅林
第1页,本讲稿共27页
一、手术部位感染(SSI)
外科手术必然会造成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SSI是指继发于手术操作形成的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周梅林
第1页,本讲稿共27页
一、手术部位感染(SSI)
外科手术必然会造成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
SSI是指继发于手术操作形成的 伤口中的感染。
第2页,本讲稿共27页
SSI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定义
第3页,本讲稿共27页
二、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知识
手术部位感染概念代替以往使用的手术切口感染,其范围不仅包括切口部位的感染,还有包括器官/腔隙感染
第4页,本讲稿共27页
三、手术切口分类
第5页,本讲稿共27页
清洁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污染切口
感染切口
第6页,本讲稿共27页
I类清洁切口
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第7页,本讲稿共27页
II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口咽部手术
第8页,本讲稿共27页
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
第9页,本讲稿共27页
IV类(污秽-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第10页,本讲稿共27页
四、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表浅切口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皮肤者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初步诊断: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确定诊断:
初步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第11页,本讲稿共27页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
初步诊断:符合上述表现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来自感染性手术器官或腔隙的脓液除外)
,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迹象

诊断:初步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
下列情况需怀疑切口感染
(1)发热T>38℃
(2)伤口外观改变,发红,有分泌物
(3)伤口敷料变化,有脓液、脓血渗出
(4)需用抗生素控制
(5)需要提前拆线引流
(6)伤口分泌物流出
(7)临床已诊断切口感染
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
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
SSI细菌来源
空气5%
手术人员35% 口鼻手
患者皮肤 50%
手术器械植入物 10%
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


年龄
肥胖
吸烟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各种慢性疾病
第16页,本讲稿共27页

第17页,本讲稿共27页
感染或有菌手术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环境:通风、消毒等
手术器械的灭菌
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手术技术:止血、异物等
手术持续的时间
第18页,本讲稿共27页
预防措施
加强手术室感染监控的管理
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知识的学****br/>第19页,本讲稿共27页
强化手术室的管理
加强外科刷手的管理
第20页,本讲稿共27页
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第21页,本讲稿共27页
注重术中患者的保暖
第22页,本讲稿共27页
小结
手术部位感染的机制宿主的防御,手术部位及细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实施感染控制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缩短住院日 ,减少住院费 。
第23页,本讲稿共27页
小结
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预防切口感染的各个环节。
预防切口感染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护理目标。
第24页,本讲稿共27页
小结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可有效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第25页,本讲稿共27页
重点加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的监控和管理
树立手术人员预防和控制SSI的意识 ,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可降低SSI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