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网络传播媒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8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传播媒介分析.ppt

上传人:sxlw2017 2022/2/9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传播媒介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传播的媒介分析
1
媒介性质的比较 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与表达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论从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来论述媒介的性质。
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要的不是通过媒介传播的信息,而是传播媒介本身。媒介自身才是真正有意播,它不仅可以传播和存储信息,而且还可以如同人脑一样,认知和评价信息,识别和选择信息。网络媒介不仅延伸了人眼,延伸了人耳,而且延伸了人脑,延人的感知器官,扩展了人的思维功能和认知功能。
13
媒介性质的比较 媒介的凉热度
麦克卢汉根据媒介表达信息的客体明确度和受众接受信息的主体费力度将媒介分为“凉”“热”两类。
传播信息明确度高、受众接受信息费力度低的媒介为热媒介;反之,传播信息明确度低,受众接受信息的费力度高的媒介为凉媒介。
媒介传播信息的明确度与受众接受信息的费力度是成反比例的,媒介传播信息的明确度越高,受众接受信息的费力度就越低。
14
媒介性质的比较 媒介的凉热度
按照麦氏理论,网络媒介是热媒介还是凉媒介呢?
网络媒介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它表达信息的明确度是相当高的,但是,受众接受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操作比较复杂,不仅需要技术含量很高的接收终端,而且对接受者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特网媒介传播信息的明确度高,接受信息的费力度也高。网络媒介即是一种最“热”的媒介,也是一种最“凉”的媒介。
15
媒介特征的比较
单一与综合。
大众传播媒介的综合。
多种传播系统的融合。 (通讯系统、大众传播系统、教育信息系统和学****与情报交流系统 )
模拟与数字。
条块与网络。
16
传播特征的比较
单向线性与双向互动。
“双向互动”,包括三层的含义:
一层是因特网传播速度快和超文本链接的特征使得传播与接收几乎没有时间差,传播者发出信息的同时就可以立即得到反馈;
二层是受众的主动权大大增加,他们不但可以主动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地与媒介沟通,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可以就接受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评论。
三层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的模糊,二者的身份可以随时变化,或者随时互换,甚至原来意义的受众,也可以在网上发生横向联系,互为传者和受传者。
17
传播特征的比较
大众与小众。
网上“小众化传播”可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面向特定人群进行“分众传播”,是“小众化传播”的第一个层面。
“个人化传播”是“小众化传播”的第二个层面。
一部人类的新闻传播史,就是一部从小众传播追求大众传播,再从大众传播追求小众传播的历史。
18
传播特征的比较
异时与实时。
一部人类传播史,就是一部追求从“实时”到“异时”,又从“异时”到“实时”的历史。
首先,网络媒介新闻来源广泛。每个网民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
其次,网络媒介技术手段先进,新闻制作和发布都很简便,随采随发。
19
媒介功能的比较 “把关人”功能比较
194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群体传播中的“把关”现象,提出群体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该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够进入传播流程。
20
媒介功能的比较 “把关人”功能比较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明确建构了新闻筛选的“把关”模式:
S N 1—N2=N3 M
(S:信源 N1:新闻 N2:舍弃的新闻 N3:选择的新闻 M:受众)
21
媒介功能的比较 “把关人”功能比较
怀特的把关模式说明,社会上每时每刻都发生许许多多的新闻,但是受众接受的新闻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即使是同样一个新闻事实,不同媒体报的报道还有一定的差别。这就是媒介“把关”的结果。
22
媒介功能的比较 “把关人”功能比较
网络媒介还有没有“把关人”的功能?
凡是媒介,都会形成信息流通的关口,都会有“把关人”的功能,新媒介也不可能例外。只不过它的“把关人”功能与传统媒介相比,趋于弱化。
第一,把关程序减少。
第二,组织行为减少,个人行为增多。
第三,价值标准趋向多元化。
23
“议程设置”功能比较
“议程设置”理论是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功能的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个事件和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
一是选定议题,即根据新闻价值标准和宣传价值标准确定几个重点报道和宣传的题目;
二是确定议程,即将这些选定的题目再次进行排队,确定报道力度的强弱顺序或者版面安排的前后顺序。
24
“议程设置”功能比较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明显减弱。
第一,媒介的议程设置难以形成。
这首先是由网络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