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洗胃常见于后尚未进食即开始呕吐的患儿,给予其彻底洗胃能清除胃内潴留物,使新生儿及早开奶,加速胎便排泄和黄疸消退,使生理性体重下降期平稳度过。
一、胃管插入深度
新生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洗胃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洗胃常见于后尚未进食即开始呕吐的患儿,给予其彻底洗胃能清除胃内潴留物,使新生儿及早开奶,加速胎便排泄和黄疸消退,使生理性体重下降期平稳度过。
一、胃管插入深度
病人均取头部稍低,左侧卧位进行洗胃。临床洗胃管插入深度应为前额发际至脐部,此长度可使洗胃管头端到达胃底或胃窦部。每次灌入胃内的液体都能均匀吸出,液体引流快而通畅,故而缩短了时间,减少了毒物吸收。新生儿经鼻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8cm~22cm为宜,从口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5cm~17cm为宜,。
二、胃管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胃管的种类很多,有小儿导尿管、肛管、小儿胃管、成人硅胶胃管、双腔洗胃管以及改进型气管导管。胃管主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来进行选择。3岁以上的小儿洗胃可采用22号~24号成人硅胶洗胃管经口插入胃内进行洗胃。
 三、置管方法
小儿置胃管的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式。经口置胃管法更简便,胃管较粗,并发症少,缩短了洗胃时间,便于输氧急救操作,患儿及家属较易配合。
四、洗胃方式的选择
为2000ml ~3000ml为宜。洗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并发脑水肿和肺水肿。
根据患儿年龄调节每次灌入量,小儿胃容量1岁为300ml,3岁为600 ml,每次灌入量为同年龄胃容量的1/3为宜,灌入量过多,使胃内压上升,促进毒物吸收;突然胃扩张又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过多液体可从口、鼻腔内涌出而引起窒息、吸人性肺炎,灌入量过少,不能彻底清洗胃壁四周,影响洗胃效果。
六、洗胃液的选择及导泻
按服毒物种类选择洗胃液,常用清水、温盐水、碳酸氢钠(美曲膦酯中毒禁用)或高锰酸钾(硫磷中毒禁用)。小儿洗胃以温水、生理盐水为佳,最好为生理盐水,因为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能力差,而温水洗胃又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的紊乱。
对于生物碱类中毒的选用1/5 000高锰酸钾,敌敌畏中毒可选用2 ~4 碳酸氢钠。洗胃液温度,控制在38℃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冷。导泻在小儿采用不多,易发生脱水,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情况下,更应禁用硫酸镁导泻,以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重病情。
七、洗胃并发症
(一)插胃管引起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1、胃管在口腔或咽部盘曲。因新生儿不能配合和胃管细软,容易使胃管在口腔盘曲。此时如不认真检查,误认为已进入胃内开始洗胃,极易引起窒息。
2、胃管误入气管引起的并发症。胃管误入气管时,新生儿因反应差可不出现呛咳,而表现为紫绀、烦躁、呼吸困难,如不仔细观察,提高警惕,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
3、食管或胃黏膜损伤出血。由于胃管过粗、尖端剪空(一次性针头去掉针头)失去光滑椭圆结构而变得粗糙,胃管未涂石蜡油;操作者不掌握解剖知识和正确的插管方法,操作动作粗暴等,均易造成食管和胃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出血。
预防措施:胃管粗细合适、尖端光滑并涂油;熟练掌握解剖知识及正确插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