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任务流程的系留气球保障模式摘要:系留气球是利用静浮力升空的飞行器平台,在军民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外对该类产品的发展不断进步,国内也逐步开展了应用研究和产品实装。但国内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了大量因保障不力产生的问题,导致该类装备迟迟不能达到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系留气球产品主要应用情况和保障模式,针对国内系留气球产品因保障产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任务流程的保障模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方式。关键词:系留气球保障模式;基于任务流程单元;产品的保障中图法分类号:V19文献标识码:A系留气球是一种依靠气囊内的浮升气体获得浮力,并用缆索拴系固定的浮空器。借助于系留缆索、气动升力和剩余浮力,可以实现空中定高度长时间的驻留。系留气球系统包括球体结构、系留缆绳、任务载荷、锚泊平台、地面控制系统5部分。系留气球与其他飞行器相比,有如下优势:(1)滞空时间长:一般系留气球可连续滞空30天以上;(2)对任务载荷的尺寸限制小,理论上其搭载的任务载荷没有尺寸限制;(3)覆盖范围广:一般系留气球部署高度都在4000m以上,系统的覆盖范围极大,美国JLENS系统探测距离为550km,俄罗斯美洲豹探测距离700km;(4)效费比高:载荷1t的系留气球产品,留空1天的费用,仅需3000RMB~4000RMB;(5)生存能力强:系留气球的球体结构材料,能够达到雷达波透过率99%,在受到炮火攻击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回收和维修。国外在军事领域对系留气球的应用非常多,典型的有美国的TARS、MARTS、JLENS、RAID、REAP、PTDS)、PGSS等;俄罗斯的“GePard”车载移动式系留气球、“PUMA”和“JAGUAR”大型系留气球、“DAG-2M”伞兵训练型系留气球等。根据公开的资料统计,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总共约60多种系留气球产品投入军事用途,主要任务使命可归为侦察监视、预警探测、通信中继和伞兵训练等用途,如图1所示。国内军方主要是空军和海军为主导在开发研制。空军主要用于预警探测,海军主要用于通信。目前,仅有极少数量的系留气球装备部队,但其使用基本处于应用摸索阶段。在民用领域方面,系留气球基本实现了功能化应用,但尚不具备商用条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依靠净浮力升空,体积巨大,定点锚泊不易移动,主结构件为复合纤维材料,依靠内部压力保持自身外形和刚度等等。这些特点,导致其对于保障的需求有别于其他装备,归纳如下:(1)系留气球产品的使用自架设开始,其阵地设置和产品架设安装过程烦琐,时间长,需要操作人员专业性较高;(2)系留气球产品自架设开始后,一直处于使用状态,任何维护和维修工作,必须基于在线操作;(3)系留气球产品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很高,必须为产品使用方提供周边实时的气象情况和长期精准的预报;(4)系留气球产品本身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较其他飞行器要差,出勤率受气象影响极大,恶劣天气是其保障的重点时间段;(5)系留气球用氦气需定期补充,氦气属于特殊保障物资;(6)系留气球囊体材料为复合纤维结构,须实时监控,确定其技术状态;(7)系留气球囊体与设备的寿命并不一致,更换囊体结构需将系统撤收,过程烦琐,时间长;(8)由于系留气球本身的特点,其应急保障需求与其他装备差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