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大全.docx

格式:docx   大小:151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大全.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22/2/11 文件大小:1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大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 / 39
----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构造: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局部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认、挖苦、.讲述文章分析的方法
知识点精析:
现代文阅读材料现在均取自课外,选材标准是文质兼美,意蕴深刻,表达人文内涵和素质教育
导向。按课标精神,现代文阅读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
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
看法和疑问。""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察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
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的考察,而摒弃了那种相互割裂的、琐碎的
命题形式。重在考察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穿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察对文XX息的筛选、整
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在复习中,必须充分注意在课标精神指导下这一命题思路的改变。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
缺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考试说明"中列出的
各种单元进展系统的复习,先将这些根底知识复习透,在这根底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展分项训练。
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考试阅读题的考察。最后再进展记
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
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实践。阅读的根底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 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阅读题更注重对考题;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 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
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严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
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展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根本功。在自由阅读
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考点透析
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
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
1.体味作品的意境;2.感受文章的主旨;
1 / 39
----
3.体验作者的情感;4.分析人物的形象;
5.把握文章的构造;6.品味语言的特色;
7.评论作品的内容;8.表达自己的见解;
9.赏析文章的美点。
知识概括1.从语言的角度:
〔1〕用词之美------找精巧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
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
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
反问句增强语气,,〕
〔3〕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可
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2.从构造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构造〔显得层次清楚〕、递进构造〔论述步步深入〕、总分构造〔观点明确、内容具体〕。
3.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小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 散文------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
极富表现力〕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开展;渲染环境气氛。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比照、侧面衬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
二人称抒情,,
还有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照应、铺垫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