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长恨歌——优秀实用.ppt

格式:ppt   大小:1,039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恨歌——优秀实用.ppt

上传人:liangwei2201 2022/2/12 文件大小:1.0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恨歌——优秀实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
幽幽烛光掩映憔悴的脸庞 我站在你窗外风呼啸人凄凉 箫声怨落花寒心碎不忍看 里面是谁领略你的温暖 云断雨残想起从前的时光 夏日长蝶成双比翼飞花摇晃 夜漫漫路弯弯尽头横在眼前 爱如凝霜遍地都是绝望
恨不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他提出了一种写作准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现实主义的高潮。
13
堪称中国古代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白居易最为出名的作品,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此长诗被后代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诗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而成。诗歌情节曲折跌宕,宛转动人;感情充沛复杂,缠绵悱恻,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白居易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偶然谈及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剧故事,都感慨万千。于是,王质夫提议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长恨歌》),陈鸿写一篇传记(《长恨歌传》)。从此,传记与长诗二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14
★创作缘由
元和元年为周至令 与友人陈鸿 王质夫游仙游寺 谈及马嵬坡事 王劝曰“试为歌之何如” 白作此诗 陈作《长恨歌传》。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行”
“一篇长恨有风情”“古今长歌第一”
15
长恨歌的故事条幅
16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玉环入宫
迷色误国
贵妃受宠
第一部分: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长恨的原因。
17
杨家显贵
三姐妹→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京城歌谣:
“生女勿酸悲,生男勿喜欢”
“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18
第一部分:“长恨”的原因
诗歌反复渲染唐玄宗的重色、求色,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19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
20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字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借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21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宫中的美女有三千多人,但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于她一身。一句之中,用大小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比之势,给诗句增添了表现力。前面“回眸”一联,采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夸张,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深。
22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蜀中伤情
归途追怀
马嵬兵变
贵妃之死
23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