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九年级所有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4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所有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上传人:beny00011 2022/2/12 文件大小:1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所有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3
word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⑵大多数呈银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⑶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⑷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物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⑴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⑵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word
word
3 / 13
word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⑴概念:
⑵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⑷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⑸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注意:CaO与水反应放热)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⑴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④质量、单位:克
⑵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P
S
0
t1
t2
t3
N
t
A
B
C
80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⑴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⑵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⑶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⑷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⑸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⑹从B溶液中获取B晶体只可用蒸发溶剂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⑺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
word
word
4 / 13
word
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⑻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降温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⑴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⑵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⑴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或液——固混合物)
⑵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各种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
结晶的两种方法 ①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