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25万亿元国有土地资产(王一娟,政府供地行为将严格规范,经济参考报,)
我国土地形势严峻
,净减少29万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
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市场管理
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资料的管理、应用、维护、更新等内容。
土地管理
基 础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内容。
通过编制和实施全国、省、地(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用途管制,采取地租、价、税等经济杠杆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控。
对土地市场供需、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配置等进行管理。
手 段
核 心
手 段
19
三、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唯物辨证法(基本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
模拟研究法
定性定量法
20
第二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
一、土地的涵义
二、土地的功能
三、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土地的基本特性
五、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
课件
从横的角度看:
土地
陆地及其水面
土壤
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
地球表面
22
从纵的角度看:
英国马歇尔 “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予的物质和能量”
美国伊利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23
综合性概念
土 地
现
实
的
作为自然
资源的
是一个由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24
土地与国土
国
土
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比土地广泛
针对某一个国家主权而言
土地
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25
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有性和具有价值。
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 (独占权)意义。
26
土地的功能
承载功能
养育功能
仓储功能(强调非生物资源)
提供景观功能
资产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27
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威廉 · 配弟:“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与在非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非农业部门,土地起一般生产资料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土地是主要生产资料。
土地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还是土地关系的客体。
28
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特性
29
土
地
的
自
然
特
性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30
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31
土地、人口、环境
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人口】生活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
【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国或地区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食物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人口增加
耕地锐减
为增加耕地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围湖造田
环境恶化
32
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
人口
土地供给
土地与人口的关系
土地需求
33
二、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人口变化趋势
人口变化资料
人口变化原因
后 果
分析
分析
导致
导致
34
土地、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