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2/2/1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局部,共七大题,22小题,5页,总分值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完毕后请将第一卷答题卡和第二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提醒,柏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剧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展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锋利,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柏那么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故而柏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传教士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展描述。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承受呢"是鲁迅和柏所言荒唐,还是揭疤揭得太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认优根。应该说,提醒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一方面由于国门翻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拟。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是在于自身的缘故。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提醒出来需要勇气。所以我一直钦佩柏先生的这种批评精神与勇气。尤其是这个充满自责和自警的题目
-
. z.
——丑陋的中国人——多容易被误解呀!但是只要我们在这些剧烈的自责中能够体会一位作家对民族的爱意,其所言之"丑陋〞便会开场悄悄地转化。
如今,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繁荣。繁荣带来的自信使我们难免心膨胀。似乎我们不再需要自省什么"丑陋不丑陋〞了。然而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为此,柏先生这本令人深省的书该重新放在我们的案头。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9年10月〕
"传教士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传教士文学〞是指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来华传教士所写的见闻。
"传教士文学〞时,对中国抱着复杂的心态。
C."传教士文学〞在对中国文化形态进展描述时,多有批评,其中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的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传教士文学〞与西方殖民者的心态相关。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他们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对待国民性。

,在中西交往中中国处于劣势有很大关系。
"丑陋的中国人"饱含着对民族的爱意,却又很容易被读者误解。
"国民劣根性的提醒〞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
,以至于有人无法承受。
、强烈的批判性和勇气,批判得又狠又痛。
,鲁迅在小说和杂文中都有批判的因素。
-
. z.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