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雨霖铃》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教案.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2/1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消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 重点领会柳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3. 注意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 背诵这赋予以新的意义。
E "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然而景物清丽真切,真像别者酒醒后在船中之所见。妙就妙在问得明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非常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清楚、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风俗。”留"”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的就是离别之情。更兼之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F ”此去”二句,再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妙年华。”便纵有"两句,再从上两句的遭遇,深化下去,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以上第三层真是”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雨霖铃》一词重点要注意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
4小结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像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五。 阅读诗词一定要欣赏意境

文题相连细品味,走马观花抓关键,多方联络明真情.
:怎样欣赏,欣赏什么?
点拨:(投影)所谓意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交融一致,形成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意境的欣赏,一要抓画面。《雨霖铃》重点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上阙所写的情人话别时的留恋难舍的情景。在这幅画中,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构成了一种悱恻凄凉的气氛,用以衬托离别的无限惆怅难舍难分的心情。另一幅是作者想象别后的情景,”杨柳岸晓风残月",点染了离情别绪,更是凄楚动人。
意境的欣赏,二是抓情感。这首词表达的是和心上人的别离之情。这种离情是缠绵的,是凄婉的,这种悲凉的心绪,这份凄婉的感情,和之相匹配的只能是”寒蝉””残月”所创设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感情,可以帮助我们导入这首词的意境。
《赤壁赋》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约派—-缠绵悱恻,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引用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苏东坡)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会词学两大宗—-豪放派、婉约派的特点。
4。投影资料
,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拓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开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展了彻底的革新创始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那么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开展为格律词派。

(投影)
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感受其婉约的特点及意境,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投影)八声甘州[1]
对潇潇[2]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3],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4],苒苒物华[5]休。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土渺邈[6],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7]?想佳人妆楼颙望[8],误几回天际识归舟[9]。争[10]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1]。
【注释】:
[1]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九十七字,平韵。
[2]潇潇:形容雨声急骤。[3]凄紧:一作”凄惨"。[4]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翠:一作"绿”。[5]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物华:美妙的景物。[6]渺邈:遥远。
[7]淹留:久留。[8]顒望:凝望。一作”长望"。[9]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10]争: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