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

格式:doc   大小:301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2022/2/13 文件大小:3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附件2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
自评估报告
(公共建筑)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外活动场地。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9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10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
4。2.11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6
4。2。12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4。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4.2.14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9
4.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6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6
合计
100
节能与能源利用
子项
条文
编号
条文
分数
不参
评分
得分
控制项
5。1.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5。1.2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

5.1.3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

5。
对于有空调通风采暖需求的建筑,如采用集中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合理设置室外的机组、冷却塔、水泵等设备的位置;采用分体和单元式空调的建筑,统一设置室内外机位置。在保证空调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减少噪声对室内外环境的干扰。

建筑与
围护结

5。2.1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5.
建筑能获得良好的通风。

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4
南向外窗采用外遮阳,东、西向外窗采用可调节外遮阳,同时兼顾其安全性。
4
.5
东西墙进行绿化、遮阳或采用通风隔热措施.

5。
采用通风间层保温隔热屋面、蓄水屋面或植被屋面.
5
。7
建筑中庭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必要时设置机械排风。天窗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2
供暖、通风与空调
.8
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43/003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5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创建计划立项申报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
5.2.9
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43/003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值低20%。

5。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8
5。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5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7
照明与电气
5.2。13
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4
5.2.14
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
6
5.2。15
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3
5.2.16
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5
能量综合利用
5.2。17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2
。18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2

合理利用余热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