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笔记
十八中附小 苗笛
一、读《老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老师,都是些普通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得意、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梦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精品文档请下载)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假设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珍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老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确实,这些建议使作为老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精品文档请下载)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和老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老师的苦(精品文档请下载)
《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老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精品文档请下载)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
“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开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老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理论经历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老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历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缺乏也"。所以,读书吧,(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理论经历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似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精品文档请下载)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老师开阔眼界,进步程度。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议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修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才能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如今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