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月光曲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月光曲教案.docx

上传人:whetyo 2022/2/14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月光曲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 题
11 月光曲
教材版本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 语文 第十七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目课 题
11 月光曲
教材版本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 语文 第十七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知识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线索,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才能目的:
学会分辨实在的事物和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进步语言的运用才能.
情感目的
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做仁慈有爱的人。
教材分析
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妙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教学方法
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知识、才能、情感的主动建构.
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本节为第3课时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0名学生,这是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年的第一学期,注意进步和开展学生的语言文字才能、观察才能和思维才能,进步他们的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才能尤为重要.
谷天意、祖重阳、张璐瑶三位学生理解才能较强,应进一步进步作文才能。赵悦、康聪聪、郑成峰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阅读才能,从而进步分析课文和概括才能。重视培养杨晓柯、张浩楠、赵继伟、胡艺娜四位学生学会朗读课文,进步他们的阅读才能和速度,通过多读让全体学生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月光曲》(板书 11 月光曲)
(出示ppt2) 看图考虑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答复以下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怎么相遇的?
(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人物,贝多芬,兄妹俩。贝多芬到小镇上去演出,有天晚上漫步,
被盲姑娘的钢琴声吸引,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就走进了茅屋,为兄妹俩演奏乐曲。)
导入新课:
一曲完了,从纯熟而又深情的演奏中盲姑娘一下就猜出来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贝多芬也没有想到在这个小镇上,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这么懂音乐,仅凭一首曲子就猜出了自己,真是知音啊!贝多芬没有答复盲姑娘的问题,冲动的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曲美妙的《月光曲》就这样即兴创作出来了.
学习新课:
(出示ppt3)在音乐背景下,老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第8自然段到最后。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考虑问题:
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环境怎么样?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似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