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经济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P4
(双重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P5
:商品现在的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意曲线图题) P15
(1)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 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3)特殊情况:
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车——飞机 空调—风扇。 规律:设A和B互为替代品,A价格升高,A需求量减少,则B需求量增加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车—汽油
规律:设A和B为互补商品,A价格升高,A需求量减少,则B需求量减少
:(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P16
① 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P17
(1)居民收入(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2)物价总水平,物价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3)其他因素: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口数量、社会保障制度等。
P18-19
(1)按照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恩格尔系数 P18
(1)含义: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公式: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100%
(2)注意: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降低,说明家庭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反之亦然。
P20
(1)从众心理 特征:盲目跟风、仿效 (2)求异心理 特征: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3)攀比心理 特征:夸耀性 (4)求实心理 特征:讲求实惠、符合实际
(做理智的消费者) P21-22(可与科学发展观联系)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P28 -29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具体表现:①②③④ P29
: P29
(1)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作用 (2)分配(桥梁和纽带)
(3)交换(桥梁和纽带) (4)消费(最终目的与动力)
:(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P30
: P30-31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
④.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调整市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非社会制度的变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31
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31
(1)国有经济 P31
① 含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 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占支配地位——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2)集体经济 P32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 ,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