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临床科研实验设计方法-幻灯片.ppt

格式:ppt   大小:352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科研实验设计方法-幻灯片.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6/9/14 文件大小:3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科研实验设计方法-幻灯片.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方法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方法 2009级研究生讲座主主要要内内容容一、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与方法二、医学文献的检索、评价、与应用三、临床科研的设计原则四、临床常用的设计方案与应用**五、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六、研究对象样本含量的估算方法**七、临床研究的基线资料**八、临床研究的常见误差及其控制方法**九、临床研究中正确抉择统计学方法**一、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一、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充分地掌握研究课题的最新、最佳信息?研究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研究的设计方案与方法要科学可行?干预措施应有科学性和创新性?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来源和数量的要求?要预测研究的效果和效益?医德?经济支持三、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三、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随机、对照、盲法随机、对照、盲法随机?随机化的方法(单纯随机、分层随机、区组随机、系统随机、多级抽样)?随机化分配的优缺点:研究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随机分配加盲法分析,其结论更加客观。随机分配可防止选择性偏移和人为的主观干预。缺点是,研究对象仅限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故其代表性较局限。对照?同期随机对照?自身对照?历史性对照非随机同期对照?配对对照?无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接受某种干预措施的一组患者,观察该病的疗程与疗效,而不设对照组者,这种试验称为无对照研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不必强调设立对照组:(1)某一预后险恶的疾病,观察该病的病程和疗效。(2)经临床应用,确已证明具有强大效力的药物。主要缺点:无法区分霍桑效应。盲法?盲法试验?单盲?双盲?三盲?非盲法试验适用范围?多因素分析,不单是希望观察药物的疗效,同时也要评价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病的有关因素。?研究者希望更安全、更周到的作出决策(例如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治疗,药物是否需要增减),使医疗决策更灵活。四、临床常用的设计方案与应用四、临床常用的设计方案与应用参照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分类方法,对常用病因学、危险因素、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研究的设计方案,依照它们的论证强度以及研究者能否主动控制试验因素为准,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设计方案为前瞻性随机研究设计方案,具有对照,研究者通过设计可主动控制试验干预措施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有关偏移因素,因而论证强度佳。本级设计方案中,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二级设计方案属于前瞻性,有对照组,但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干预措施,亦不能有效控制若干偏移因素对研究观测结果的影响。本级设计方案中,包括队列研究设计以及前-后对照。?三级设计方案多设有对照组,不能主动控制干预措施,横端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四级设计方案为叙述性研究,临床系列病历分析,个案总结及专家评述等,科学论证强度通常是弱的主要临床常用的设计方案?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一)(一)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ail , RTC) 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eligible subject)分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里,同步进行观察研究和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进行测量和效应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现已被公认为临床治疗试验的金标准。由于RCT的成果越来越多,又因为大量的临床RCT试验不可能都是大样本的研究结果,因此,即使设计严谨,也不可避免地受样本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获得的研究结论就有一定的局限和偏移。为了克服这种影响,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及临床医学家(Arch Cochran)首先倡导将全球的RCT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将不同地区对同种疾病应用同一治疗方法的RCT进行整理综合并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结论,并推广给临床医生采用。举举例例?Chalmer 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抗凝疗法的随机对照与非随机对照的32篇文献作了系统分析与评价,其中18篇为历史对照,含900例患者;8篇为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含3000例患者;6 篇为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有3800例患者。18篇中的15篇历史对照试验和8篇中的5篇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证明抗凝疗法有很好的效果。综合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可降低心机梗死的病死率50%,而综合6篇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可降低病死率为20%。显然是由于研究的设计和观察中的一系列偏倚,导致了脱离真实疗效的夸大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