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四那么运算
第一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
线段图: 3天接待987人
一共接待几人?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987÷3表示一天接待多少人。
329×6表示一天接待的人数乘天数6就能算出6天接待的人数.
比较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哪个更简便?(综合列式比较简便,他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
B、6÷3×987
6÷3表示6天里含有两个3,即2个987人。
6、小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只有乘除法的计算式题里,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展计算。)
7、总结出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展计算。)(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稳固深化
1、口算.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开小火车的方式进展,每说一个,其他同学判断是对还是错,前面的同学说错了,后面的同学进展更正。要求越快越好,假设前面的同学慢了,后面同学可以快速进展抢答.(精品文档请下载)
2、一箱橙汁48元,芳芳要买三瓶,共需付多少元?
请学生按照第二题的方法进展解答。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这道题做不来的,缺少条件,引导学生看图找条件.
(四)小结进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哪方面进步了?
第三课时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6~7页例3及P7做一做、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下表:
这是“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人数
312
306
369
提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一些一步计算的题,老师可提示他们提出一些两步计算的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根据学生答复,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玩耍。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买票)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好地表达问题?
师引导,学生答复,老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玩耍。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列式解答。
生1: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生2:24+24+24÷2
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络?(第一个算式是分步列式,二、三两个算式是分步列式,后两个算式的意思其实一样,24+24和24
×2都是在算两张大人票要多少钱?)(精品文档请下载)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3)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 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