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硫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l概述
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enant影像分型为:①轻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20%-25%。②中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25%-40%。③重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40%。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3、l、3治疗
3、l、3、1非手术治疗:①适应证:症状及体征较轻,影像学检査为轻度压缩骨折、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②治疗方法:卧床体息:一般3-4周,腰背部垫软枕,具体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决定。支具:下地活动时建议佩戴。对症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结予镇痛药。降钙素能减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又对缓解骨折后急性骨痛有一定效果。
3、1、3、2徴创手术治疗:①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明显;不宜长时间卧床者;不稳定压缩骨折;骨折块不愈合或内部囊性变、椎体坏死;能耐受手术。②绝对禁忌证:无法耐受麻酔、手术的患者;无痛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相对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身体其她部位有活动性感染;椎体严重压缩骨折。③治疗方法:可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建议术中同时行活检术。
3 、1、3 、3开放手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体征或需截骨轿形的患者,以及不适合微创手术的不稳定骨折患者,可考虑开放手术治疗。必要时可在内固定周围采用局部注射骨水泥增强技术,以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3、1、3、4疗效评价:可来采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SF-36等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手术前后量化评估。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3、2髋部骨新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就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不能耐受麻醉与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牵引、支具固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髋部骨折后有超过20%的患者会在1年内因各种并发症死亡, 20%的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骨折。
3、2、1股骨转子间骨折
3、2、1、l临床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 Evans分型与 A〇分型, 骨折稳定性的判断十分重要,Evans Ia、I b型属稳定型,Ic、Id与Ⅱ型属不稳定型。
3、2、1、2手术治疗:若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并推荐早期部分或完全负重活动。①髓内固定:对于稳定型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均可选择髓内固定。②髓外固定:主要适用于稳定型骨折。③人工髄关节置换: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例如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依靠内固定很难达到牢靠固定;或骨折同时伴有髋关节疾病,或陈旧性骨折患者。
3、2、2股骨颈骨折
3、2、2、l临床分型:股骨颈骨折通常采用Garden分型。Garden I型及Ⅱ型为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Ш型及IV型为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3、2、2、2手术治疗;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没有移位或低移位倾向的稳定型骨折。②动力髋螺钉:适用于骨折线近乎垂直、移位倾向大的患者。③髋关节置换:用于移位或不稳定型骨折。对于高龄、活动量不大、身体条件差、合并症多,髄臼无明显退变的患者推荐采用半髋置換。其她患者可选择全髋置换。
3、3桡骨远端骨折
常呈粉碎性、累及关节面,易残留畸形与疼痛,造成前臂、腕关节与手部功能障碍。
3、3、1 l临床分型
常用人名分型,如 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等,近年来A0分型应用更为广泛 。
3、3、2非手术治疗
对于可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常掌倾角与尺偏角、以及能够恢复桡骨茎突高度的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
3、3、3手术治疗
对复位后桡骨短缩超过3mm、側位X线片示背侧成角超过10°、关节面台阶超过2mm的患者推荐手术治疗。目的就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相邻关节面之间的吻合关系,重建关节的稳定性以及恢复无痛且功能良好的腕关节。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选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骨折髓内钉等技术 。
3、4肱骨近端骨折
3、4、1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Neer分型 。
3、4、2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