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积累中升华
—中学文言文学习方法
1
编辑ppt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帖花黄《木兰诗》 帖通贴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邪通耶
7、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
通假字积累
同音、形近通假 变音通假
19
编辑ppt
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0
编辑ppt
名
词
活用
形
容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词类活用
21
编辑ppt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其一犬坐于前( )
父利其然也( 形容词意动用 法 )
名作动 打洞
形作动 擅长
名作状 像狗一样
认为 … …有利
22
编辑ppt
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23
编辑ppt
特殊句式
常见形式①:……者, ……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 ……, ……也
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判断句
24
编辑ppt
⑴宋何罪之有?
倒装句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⑵马之千里者
主谓倒装句:
⑶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25
编辑ppt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
1、( )未尝识书具
2、不使( )学
3、( )结友而别
4、( )怒而触不周之山
26
编辑ppt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27
编辑ppt
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8
编辑ppt
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9
编辑ppt
高人气虚词:之、其、而、以
文言虚词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30
编辑ppt
之
1、传一乡秀才观之
2、仲永之通悟
3、两狼之并驱如故
4、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代词,代诗
助词,的
主谓之间,不译
协调音节
31
编辑ppt
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其
32
编辑ppt
文言文巧翻译
33
编辑ppt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标准:
例: 于 舅 家 见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