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pdf

格式:pdf   大小:47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pdf

上传人:晴雯 2022/2/14 文件大小:4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经典笔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国际贸易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国都是有利的。
4、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获取的,
使其生产某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它国家,则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
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这种以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理
论”或“绝对成本学说”或者“绝对优势学说”。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八 17 年)
1、比较成本学说的产生
•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产生与“谷物法”有关。
2、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 比较成本学说指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
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
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
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
• 贸易模式为:优势国家出口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优势较小的产品。劣势国家出口
劣势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较大的商品。
• 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 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俄林《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1977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定条件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
• 两国存在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存在其它技术和偏好等的差异;
• 要素密集度存在差异;
• 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 规模报酬不变;
• 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在不同国家是同质的;
• 等等。
2、主要内容:
• H—O 定理提出,一国应该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
品,从而获得贸易利益。
(1)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的商品,输
入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
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4)为实现根据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利益,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主要内容: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不仅使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生
产要素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趋于均等,即所谓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四、偏好相似原理
• 林德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可以解释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的贸易。
• 林德认为,国内市场的偏好和人均收入水平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的国内市场
的需求结构相似。
• 所以当新产品出口时,将流向人均收入水平和偏好相似的国家,并且如果这些国家
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则越大,所以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
贸易。
• 但是,各国国内都存在不同的产品细分市场。不同细分市场可能对产品有不同的需
求。这为差异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条件。
五、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一)产业内贸易
• 贸易双方交换同一行业的产品,即一个国家既出口又同时进口同一行业的产品。
• 也就是,两个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交换两种要素密集度相同或相似的产品。
(二)主要内容
• 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并且这种产品是差异产品,那么即使两
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等均无差异,各国可以依据规模经济的原理,集中资源生产差异
产品,获得较低的成本和价格,从而进行国际贸易,获取国际贸易利益。
(三)规模经济贸易学说的前提条件
• 1、存在产品差异性。
• 2、产品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对外包贸易和纵向分工影响尤其
明显。
第四章国际竞争力的指标
指标 1: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SpecializationCoefficient,-TSC)。
贸易专业化指数=(Xi-Mi)/(Xi+Mi)。
Xi 为某国家第 i 种产品的出口值。Mi 为某国家第 i 种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