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文档名称:

地面硬化施工的方案的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80KB   页数:1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地面硬化施工的方案的设计.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22/2/14 文件大小:2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面硬化施工的方案的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2 / 119
word
第一章 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是路面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尽量调整线形,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标高,以确保线形平顺、标高准确。 
1、根据现有场地情种材料满足质量要求。
word
word
4 / 119
word
⑵管道回填 
管道回填采用5%水泥石屑回填至路床。
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便及时回填,沟槽回填严禁回填垃圾和腐植土。回填时要特别注意胸腔部分的密实度,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沟槽回填时两侧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以防管道位移。回填时不得将回填料直接砸到管道接口上,沟槽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围上填料必须分层整平,用木夯等小型工具夯实。其余回填每20cm一层,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沟槽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夯实时,夯击力不宜过大,以防止损坏管壁和接口。
word
word
5 / 119
word
⑶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进行分段试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
每个检查井都必须在其砂浆强度达到规要求后方可做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检查井的渗水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壁加2m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段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首先将被试验的管段起点及终点检查井的管子两端用堵板堵好,在上游井的管沟边设置一试验水箱,将进水管接至堵板的下侧。管道应严密,并从水箱向管充水,管道充满水后,浸泡24小时后再进行试验。量好水位,观察管口接头处是否严密不漏,观察30分钟,测量渗水量应满足规要求。闭水试验完成后及时将水排出。
灌水之前首先将检查井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井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对于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口等都要加以临时封堵,同时还必须严格检查充水及排水闸口,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再计算出设计水头标高,再依据设计水头与管顶壁和上游检查井井口标高相比的结果来决定试验水头的选取。然后即可设置灌水水量观测标尺,用以观察灌水时水量所达到的渗水量。
word
word
6 / 119
word
水位观测
  1)灌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灌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3)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未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4h。  
试水合格后即可缓慢放水,闭水试验应填写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12)。检查井不得有漏水现象,渗水量按以下标准检测是否合格,
管材名称
管道径
允许渗水量(m³/())
化学管材
600
钢筋混凝土管
800
1000
1200
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一道的工序及回填,不合格应缓慢放水并重新处理再做闭水试验检测,直至合格。
考虑到现场取水困难和排水点远,闭水试验合格后。最后试验完成后,管水由潜水泵抽至洒水运走。
word
word
8 / 119
word
三、水泥稳定层 
管道回填至路床完毕后,进行水泥稳定层浇捣。 
1、备料、拌制 
由专业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材料,混合料拌制后,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2、运输、摊铺和整形 
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在施工路段由远到近卸置混合料。当气温高,运输距离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水分的损失。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然后将混合料均匀地卸在铺筑路段,卸料距离严格掌握,避免料过稀或过多。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用挖掘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并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在整平、整形过程中,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配合挖掘机作业,及时铲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整形时,在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由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然后用压路机在初平后的地段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挖掘机进行整形。整形前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再碾压一遍。整形时要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每次整形都要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注意接缝的顺适平整。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人工整形时,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