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论文.doc

上传人:小果冻 2022/2/14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
题目:读?光绪王朝?心得体会
院〔系〕:农学院林学系
班级:园林09-1班
学号:2022123712
姓名:董凤
教师:江梅
日期:2时候,真叫人发指。
从她垂帘听政的行为上看,不得不成认她是一个野心极大而且非常机敏的人。有学者就开玩笑说,如果让慈禧来到现代,没准就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筹划人。
慈禧没进宫之前是善良的,但是进宫之后就变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想要从好人变成坏人太简单了,但如果一个坏人洗心革面想要成为好人那真是难上加难。那是因为人们记忆最深的往往是自己受到的伤害,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好往往感应就没那么强烈,就像看电视,一部电视看完了,隔几周再问问自己是记坏人的名字记得清楚还是记好人的名字记得牢,答案肯定是前者。
所以慈禧究竟是个什么有的人,各说各话,就留给大家慢慢体会吧,历史上她是一个姿容艳丽、工于心计且抱负远大的女子,出生于叶赫那拉氏家族,她懂得逢迎,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这为她在佳丽如云的后宫得到咸丰帝的专宠,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今社会中不正是她这种人最吃香吗?她的计策,无人能及,可以说是正因为这点,使得她得到最高统治地位,她的手段就是垂帘听政。
清代历史上,有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影响了晚清近50年,那就是“垂帘听政〞,但“垂帘听政〞并非起源于清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它的历史最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由母后以帝的名义接办奏疏,发布政令,就被人称为“垂帘听政〞。等小皇帝长大了成人亲政后,皇太后归政叫“撤帘〞。
早在清代顺治年间,皇太后被要求“垂帘听政〞,但没有被接受,清代的垂帘听政出现于同治、光绪两朝共三次,每一次都使慈禧的控制地位得到稳固,是权力中重心归于慈禧一人身上,这样,清朝的最高决策完全取决于慈禧的意思,给命运多舛的清王朝又增加不平安因素。
之前说到光绪帝载湉登基时才4岁,正是玩耍的年龄,他却准备读书,慈禧给他找了一个曾是同治老师的大臣,翁同龢,他很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再次出任老师,应该说是众望所归,他长期担任光绪帝的老师,对光绪帝的影响特别大,辅佐光绪帝变法维新,他之所以得到慈禧的赏赐,是因为他学问精深广博,为人老成,颇具传统知识分子气节,参与朝廷重要,思路敏捷,为官廉政,在对内对外一些重要问题上主张充分表达他的爱国精神,我想也就是他身上的所具有的洁身自好,忧国忧民,通达开放,了解世界的精神和思想才对少年皇帝的成长及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让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如果当时的光绪帝没有遇见这位老师,那之后发生在光绪王朝一系列的大事都将有可能防止,可见这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有多大。一个人的思想的后天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思想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
举个例子,中学时学过以前王安石的古文叫?伤仲永?,故事中的小孩天生聪颖,很小就会写字作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神童,一般这样有天赋的人往往都不知珍惜,认为会一辈子有才华,就在他父亲带着他一天天向村里人炫耀的时候殊不知他的天赋也一天天流失,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这篇文章挺叫人惋惜的,如果他继续学习,他的父亲也支持他,史上也许会多一位圣人吧。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人的天资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勤奋学习才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