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 2 -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党员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尽职尽责、提高队伍执行力和服务效能,推动岢岚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 2 -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党员爱岗敬业、勤政廉政、尽职尽责、提高队伍执行力和服务效能,推动岢岚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主体明确、责权统一、层级清晰、奖惩分明的岗位责任体系,促进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追究规范化,促使人员增强岗位责任意识,积极尽职履责,在全市上下形成奋勇争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二、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全市列入人员法实施范围的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以及纳入参照人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部工作岗位及工作人员。
(二)基本原则。因事设岗,责权统一;人岗相适,激发活力;严格考评,强化奖惩;制度管人,失职必究;科学高效、优化服务;依法办事,公开公正。
三、主要任务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规定确定的部门职能,结合实际,对现有岗位进行集中清理,进一步科学设置岗位,明晰岗位职责,规范岗位运行,强
- 3 -
- 4 -
强平时考核,规范年度考核。
推行工作记实制。建立平时考核台帐,由每名人员定期填写记实簿,可采取日记、周记、月记等形式,主要记载工作任务完成的进度、业绩、创新举措,以及出勤和奖惩等情况。主管领导根据人员平时记实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鉴。做到月登记、季小结、半年考评和年度汇总。
探索信息化考评办法。将人员工作业务流与信息流有效整合,科学设定履责考评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和网络技术进行考核评价。通过建立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考核管理网络和数据库系统,使每名人员的履职过程、工作进度和成效“晒”到“网上”,做到客观公正和公开透明。
注重引入第三方评价。通过群众测评、社会调查机构评估、“两代表一委员”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对“窗口”单位人员,可通过意见反馈卡、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征求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使社情民意成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因素。
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考核等次与绩效奖金挂钩,拉开考核差距、奖优惩劣,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人员岗位调整、晋职晋级、工资待遇、学习培训、奖励惩罚等的重要依据,真正树立凭实绩用干部、以发展论成败的用人导向。
(四)强化履责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人员不认真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影响工作效率,致使遭受损失和造成
- 6 -
不良影响的,凡经查实,坚决追究责任,形成良好的责任导向。
加强监督检查。通过集中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人员履责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健全电话、信访和互联网举报网络,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实施责任倒查。建立健全人员失职失责倒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查清事实,逐级追责。实施责任追究,要实事求是,分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以及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分别予以问责。
注重权益保障。对于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责任需要追究的,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对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向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要求重新认定和处理。责任追究要做到合法合理、有根有据,禁止打击报复。
四、工作要求
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于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执行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健全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由市人员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各区人员主管部门、市直部门和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抓,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 6 -
(二)分类指导,大胆创新。按照人员分类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不同类别、不同职级人员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办法。既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注重发挥人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各单位立足实际,大胆创新。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工作推进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