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理风险及防范办法
神经内科:杨晓霞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页
一、护理安全定义
二、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原因
三、护理人员怎样应对护理中不安全原因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页
护理安全
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防范措施
第12页
有位实习护士听到呼叫铃后,准备拿起病人液体去更换,但她还算是细心,先看一看输液瓶上药名及加药者有没有署名,但她发觉液体瓶上没有署名,就问老师这瓶液体有没有加过药,老师说上面没有老师署名,你先问询一下加药老师吧。她又再看了看液体瓶里似乎像是加了药就又跟老师说:“我感觉她是加过药老师说:“这可不能凭感觉,而应该是确定里面是否为加过药,并有加药者署名。”她拿着这瓶液体去问了问加药护士,结果还真是没加过药。好险啊,差点就让病人只挂空液体了。所以护理工作万万不能够凭感觉行事。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3页
案例4
某科室中班护士,执行睡前胰岛素时,经过向学生交代后,让学生自行执行操作,第二天医生查房时发觉,当晚学生只测了血糖而没有注射胰岛素。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4页
惰性造成后果、工作要严谨
这里要强调是,带教老师要放手不放眼,要有高度责任心,把好质量关。不能让实习生单独执行任何操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5页
案例5
去年西安交大一从属医院新生儿科先后有8名早产新生儿患者死亡。以后医院全方面开展死亡原因调查。经联合教授组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院内感染事故。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6页
院内感染严重性
只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连续发生3例院内感染事件,就必须开启预案,并上报相关部门。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7页
预防交叉感染
院内感染原因复杂,步骤很多,防控难度非常大,防控不能仅仅依靠检验和监督,只能依靠医护人员养成良好习惯。严格执行消毒隔隔离制度,勤洗手(假如医护人员坚持洗手话,院内感染发生率最少能下降1/3),做好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8页
案例6
某3岁女孩,“o”形腿矫正术,主刀医生术前未请示上级医师,也未与其它同事们研究就进行了手术。
手术进行中该医生嫌护士输液速度慢, 指示护士加紧输液速度,在不到一个小时时间里输入盐水、葡萄糖液1700毫升,使患儿在短时间内,造成急性肺水肿和急性心力衰竭,当发觉情况不好时,此医生仍指令护士继续输液,终因在短时间内患儿液体超量死于手术台上,使一个健康儿童为矫正“o”形腿而丧失生命。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19页
严格掌握输液指针和计量,不能盲目执行医嘱
定量:依据脱水程度而定;标准上婴幼儿轻度脱水补液应小于50ml/kg;中度脱水应补液50~100ml/kg;重度应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按上述2/3给予,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应酌减1/4—1/3。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0页
严密观察输液反应
要做到“三勤”:勤问病人有没有不适感,勤看病人有没有输液反应先兆,勤观察病人有没有异常,发觉问题快速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掌握药品配伍禁忌。如糖盐,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掌握药品配伍禁忌。
连续输液二十四小时,必须更换输液器。对于常见输液反应,我科要求每位护士熟练掌握处置预案,及时对症处理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1页
法律意识微弱
在实施举证责任倒置今天,护理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护理统计缺点,在医疗纠纷中负担了不应有,本能够防止法律责任。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2页
护患沟通不良
护士不善于和患者沟通,缺乏沟通交流技巧,说话措辞不妥,语气生硬,对病人和家眷问题解释不清。造成家眷反感或误会。有时服务态度不佳,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护理操作动作粗鲁,说话带命令口气,只为工作而工作,不顾及病人心理感受,出现护理行为不妥,造成医患矛盾纠纷发生。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3页
缺乏预见差错事故发生能力
造成病人出现了本可防止并发症:如长久卧床病人出现压疮,昏迷病人坠床、病人跌倒,影响病人康复。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4页
1、物品方面: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因 素之一,常见现象有输液器漏液、甚至造成过敏反应。
2、药品方面:药品质量、使用期、名称不清也会造成不安全。
物质原因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5页
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不安全原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2、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妥,如氧气、毒麻限剧药品、等潜在不安全原因。
环境原因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26页
1、病人家眷维权意识过强
2、病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