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最新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同名17910).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同名17910).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2/15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同名1791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同名17910)
第2页〔共8页〕
XX大学医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儿科疾病合理用药的讨论 类越多,不合理用处方比例越高,药品种类在5种以下的不合理处方只有40张,%;药品种类6种的不合理处方有64张,%;药品种类在6种及以上的不合理处方有238例,%。从中可以看出,药品种类越多,那么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第8页〔共12页〕
3 讨论
儿内科疾病治疗中常见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完善,在肌肉注射给药的时候,因为儿童肌肉系统不完善所以药品不能被完全吸收,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很多药物效果发挥不是很好。而口服用药和皮肤给药那么收效较好,因为儿童胃酸分泌少,且皮肤角质层较薄,药物能被很好的吸收。儿童内科疾病的治疗经常使用的药物有针剂、口服药、粉剂等等。但是因为儿童本身身体构造的不同,在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发生不合理用药的频率也是相对较高的[3]。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有:
药物用量不当医生在给药的时候没有针对儿童体质对药物剂量酌情删减,用药过重,导致儿童出现用药不良反响[4]。例如,在急性扁桃体的治疗中,。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临床中抗菌药物使用较多,但是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使用,很多抗菌药物并不适合儿童使用。盲目给药引发药物不良反响。例如,在2岁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中使用头孢哌***舒巴坦+美洛西林,造成不良反响。
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如果对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不了解,将两种导致不良反响的药物合用,那么引发药物反响的概率就会增加。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治疗1岁小儿支气管炎的时候医生采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五水头孢唑林钠+氨溴索进行治疗。
溶媒选择不当恰当的溶媒选择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常见溶媒有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葡萄糖作为溶媒使用不当,例如5%葡萄糖+穿琥宁针剂。
给药途径不切当在儿童内科疾病的治疗中给药途径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主要存在的误区是过多给予肌肉注射,而儿童肌肉系统不完善,药物吸收不好,最终影响药效。
儿童内科疾病治疗如何合理用药儿童生理发育不成熟,身体结构与***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内科治疗中如果用药不当往往会引发不良反响,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所以在儿童内科疾病治疗用药中要对用药平安性和有效性加强考虑,一般要重视如下几点:
给药频度和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给药频度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儿童群体中,要对用药频度特别注意。在用药之前,家长应该向药店员工或者是医生进行沟通,参阅药物使用说明书,确定合理的用药频度
第8页〔共12页〕
[5]。一般的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滴眼、口腔喷雾等。在儿童具体用药中要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的给药方式,年龄较大的儿童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新生儿一般采用静脉注射。
儿童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儿童用药剂型有冲剂、滴剂、缓释片、口服液、糖浆剂、贴剂等,为了减少儿童对药物的排斥感,很多新型剂型的出现主要改变了药物的外观和口感。在用药中要考虑药物剂型本身的科学性,尽量不要随意更改其剂型,例如缓释片、缓释胶囊等,如果对其剂型破坏那么会破坏其本身机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响[6]。
不同功能药物的正确使用内科疾病治疗中药物种类较多,有抗菌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不同种类的药物也要合理使用。①解热镇痛药物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主要适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和镇痛中。解热镇痛药物使用不当一般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响有恶心、腹痛、头痛等。如果不按照适宜的剂量和频度使用,那么出现不良反响的情况就会增加,尤其对于有过敏史的患儿要慎用,此外,存在消化道溃疡的患儿也要慎用解热镇痛药物。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的时候注意对药物的适应症、患者体质、临床病原菌种等全面考虑,使用之前要合理确定疗程,保证稳定的血药浓度。抗生素使用要能快速控制儿童病症,否那么儿童容易出现耐药性,也有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另外,很多抗菌药物不适宜儿童使用,在内科疾病治疗要加强注意,例如,氧***沙星、诺***沙星、环丙沙星在小儿临床治疗中使用会导致小儿软骨发育障碍,所以幼儿禁用,未成年儿童慎用。而四环素、土霉素等在儿童临床中使用容易引发腹泻或者是导致儿童牙釉质发育不全,所以8岁以下儿童慎用。又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对听觉神经产生损伤,过量使用会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甚至出现耳鸣、耳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