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0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9/15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摘要】利用图论、信息熵、知识函数及复杂性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具体的作战想定比较分析了“网络中心战”和“平台中心战”两种作战模式下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在对信息熵和知识函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作战流程、节点协同及网络复杂性等因素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最后得出了随着节点入度的不断增加,节点协同的积极影响并不增加,网络的复杂性也不断上升,节点协同和网络复杂性对网络效能的综合贡献为先扬后抑的结论。【关键词】效能评估;信息熵;知识函数;,是许多军事决策必须研究的内容,并且一直是作战仿真研究的热点问题[1]。因此,如何参照战争复杂系统理论,利用现有的仿真技术,借鉴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寻找到相应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问题,就成了作战仿真效能评估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图论、信息熵、知识函数及复杂性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了网络中心战中的效能评估方法,并对“平台中心战”与“网络中心战”中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突然发现陆上蓝方某战术导弹分队向预设发射阵地机动,试图摧毁红方指挥中心,该指挥中心面临着极大威胁。指挥中心决定从某军事基地起飞3架战机,使用对陆攻击导弹攻击目标。同时红方执行防御任务的战术导弹系统也做好了拦截准备,在战机未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实施导弹拦截。假设红方战机已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能在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后立即起飞,此次空袭行动从红方预警系统发现蓝方战术导弹分队开始。本次作战目的就是在蓝方某战术导弹分队抵达预设发射阵地之前将其摧毁。“平台中心战”的作战行动在该作战过程中,红方预警系统发现敌方战术导弹分队后,首先通过数据链系统传给预警行动指挥员,然后预警行动指挥员再向指挥中心报告,战机已处于战斗状态,在空袭指挥员的命令下起飞并向目标实施攻击。指挥中心不断向空袭指挥员通报目标的情况,空袭指挥中心为攻击机提供导航信息,并提供最新的目标数据。因此,对于目标信息只能通过空袭指挥员传达而不能直接传递到作战飞机。同样,飞机的实时态势信息也不能直接报告给到指挥中心。在空袭过程中,若战机突然发现攻击敌目标存在较大风险而无法直接攻击时,必须通过空袭指挥员报告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命令执行防御任务指挥员启动战术导弹系统实施拦截。这样极可能会贻误战机,对指挥中心的防御极为不利。其作战行动流程如图1所示。“网络中心战”的作战行动在该作战过程中,各作战单元的连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指挥中心、情报侦察系统、攻击战机和战术导弹防御系统之间通过数据链系统建立了双向通信[2]。指挥中心可以直接调配战机和战术导弹防御系统,以降低对行动指挥员的依赖性,从而减少信息传递时间。攻击机将在敌防空导弹射程范围外到导弹发射点之间飞行,搜索并锁定目标,随后发射导弹对目标攻击。相对“平台中心战”作战行动,“网络中心战”的不确定区域明显减小。当战机突然判定攻击敌目标威胁过大而放弃空袭任务时,可立即报告给指挥中心,并由指挥中心直接通知战术导弹系统实施拦截。其作战行动流程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