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pptx

格式:pptx   大小:700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ppt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2/2/15 文件大小:7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1页
第一节 中医药养生概论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健康概念: (WHO,1948):
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良好状态,而不但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身体,气功开源” ,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烹调术。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16页
(二)先秦时期(起源)
1、道家养生思想:
“清静无为”、
“贵柔,返朴归真”-无欲、无知、无为。
“顺应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17页
“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政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修身养性” :“守一”“存思”、“守神” 。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18页
2、儒家养生思想:
强调精神调摄,注意身体护养,提倡饮食卫生。
3、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毕数之务,在意去害”;“趋利辟害,顺应自然”;“动形以达郁”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19页
《黄帝内经》
--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第一部养生宝典
第一部关于生命百科全书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0页
对生命起源认识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人对应,顺应自然
“顺四时而知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明确提出养标准和方法精神调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房事养生,导引按跷等。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1页
“美饮食”与“饮食有节”
“食用、食养、食疗、食忌”
“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五谷:麦、黍、稷、麻、菽。 五菜:韭、薤、葵、葱、藿。 五畜:牛、犬、羊、猪、鸡。 五果:李、杏、枣、桃、栗。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2页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成,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饮食五味调和,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4页
汉唐时期(发展)
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各取其长。
养生家、医学家。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5页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
医圣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6页
华佗
五禽戏
动则不衰-动形养身(导引,气功,按摩)
《三国志华佗传》中载其论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妥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虎、鹰、熊、狼、鸟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7页
《神农本草经》-药补
共载中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补益强身、抗老防衰,如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
《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8页

融汇道、儒、佛家思想-医学理论、养生学。
“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养性序》:“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29页
《摄养枕中方》
食养养生: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养老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30页
方士之术 盛行
寻求长生不老方药。
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房中术等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晋葛洪《神仙传》: “魏伯阳者,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愿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谓之治民,养身而已。”
“入山作神仙丹,丹成,服丹,丹入口即死…”
养生与中药专题知识讲座
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