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下肢深静脉血栓成稿.ppt

格式:ppt   大小:6,714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肢深静脉血栓成稿.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6 文件大小:6.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肢深静脉血栓成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成稿
第1页,本讲稿共32页
概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诊断下肢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术:是诊断DVT最准确的方法。
第13页,本讲稿共32页
治疗
下肢DVT常用的治疗方法倾向于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治疗
一般处理(卧床、抬高、适当利尿)
溶栓(尿激酶)发病不超过72小时
抗凝(肝素、华法林)范围较小的血栓
祛聚(低右、阿司匹林、丹参)辅助疗法
股青肿征象手术取栓
第14页,本讲稿共32页
患者,廖梅芳,女,36岁。
因剖宫产术后左小腿疼痛、肿胀12天,加重2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12天前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
术后第3天下地活动时发现左腿疼痛,由于患者以往有左腿间断疼痛,未予以注意。
术后第4天,疼痛未缓解,伴有左小腿轻度肿胀。
2天前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2008年行剖宫产术,2012年行剖宫产术。
双下肢彩超示: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15页,本讲稿共32页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平卧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五)肺栓塞的观察
(六)出血的观察 
(七)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
第16页,本讲稿共32页
(一)一般护理
1、病室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康复。

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进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为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分钟。
第17页,本讲稿共32页
4、禁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 ~。

5、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急性期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与健侧腿围,并与前日记录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第18页,本讲稿共32页
(二)平卧护理
1.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待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2. 膝关节屈曲15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按摩患肢。
第19页,本讲稿共32页
(三)用药护理
1、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肝素:首选抗凝剂,常用于腹壁皮下深层脂肪注射。由于肝素应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
第20页,本讲稿共32页
2、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尿激酶 :

,在使用过程中应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
,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
第21页,本讲稿共32页
(四)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肿消散是以芒硝、冰片为主要成分,利用芒硝的脱水作用以及冰片能够改变皮肤通透性的原理,能够迅速吸收组织间液,减轻肢体张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
第22页,本讲稿共32页
1、方法:冰片10g、芒硝1000g研为粗末,混匀,装入缝制条格的布袋内,均匀地摊平、外敷于患肢并固定,待药袋湿后取下,晾干,然后揉成粉末,再外敷于患肢,每两天更换一次袋内药物.
2. 适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肿胀较重的患者。
护理 :
a、保持芒硝干燥,湿后及时更换;
b、芒硝用量要适中,厚度应均匀,勿呈球形,以保证有效接触面积;
c、芒硝外敷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每日测腿围;
d、加强皮肤护理,避免芒硝凝集成块造成皮肤压伤;
e、外敷芒硝应有连续性,不能间断 .
第23页,本讲稿共32页
(五)肺栓塞(PE)的观察
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第24页,本讲稿共32页
住院患者大约 1% 死于肺栓塞
90% PE患者血栓来自下肢静脉
80% PE患者起病时无临床症状
2/3 PE患者死亡在2小时内发生
沉寂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