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加热炉讲解.ppt

格式:ppt   大小:572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热炉讲解.ppt

上传人:jiaoyuan2014 2022/2/16 文件大小:5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热炉讲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轧钢厂
“技术课堂我来讲”
1
加热炉电气
讲解人:何涛
2
加热炉概述
本厂采用的单蓄热推钢式新型加热炉,具有高效燃烧、回收利用烟气及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对节能减排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热电偶(热电阻)的毫伏(电阻)信号,差压、压力变送器的毫安信号→S7300PLC的模拟量输入模块SM331→通讯卡CP5611用监控软件在上位工控机中显示→经过CPU315模块的PID运算→模拟量输出模块SM332→对阀门进调解,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11
数字量I/O
本站中的数字量I/O主要是对快切阀、风机、水泵电机等的控制。
12
自动控制系统
本厂加热炉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有:换向控制、炉温控制、炉压控制、安全保护系统、HMI人机对话界面、汽化冷却、风机水泵等系统。
13
换向控制系统
简介
初始状态:烧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均应自动将煤气、烟气快切阀关闭,空气快切阀打开。
某一供热段在停止换向时应自动回到初始状态,停炉时各段均应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
启炉时或某一段进入工作状态时,各段都应是轧机侧烧嘴首先由初始状态变为排烟状态。
14
轧机侧第一组烧嘴燃烧时间到一个换向周期时,轧机侧第一组烧嘴煤气快切阀关闭,到位显示后:关闭空气快切阀(同时打开烟气快切阀),与此同时非轧机侧第一组烧嘴打开空气快切阀(同时关闭烟气快切阀),到位显示后,再开煤气快切阀。轧机侧第一组烧嘴煤气快切阀开始动作1s后第二组开始关闭煤气快切阀,到位显示后:关闭空气快切阀(同时打开烟气快切阀),与此同时非轧机侧第二组烧嘴打开空气快切阀(同时关闭
15
烟气快切阀),到位显示后,再开煤气快切阀。以此类推完成第三、第四……等各组烧嘴的动作。换向动作完成后,轧机侧所有烧嘴排烟,非轧机侧所有烧嘴燃烧。非轧机侧第一组烧嘴燃烧时间到一个换向周期时,开始换向为排烟,重复上述轧机侧动作。同时轧机侧第一组烧嘴换向为燃烧状态,重复上述非轧机侧的动作。然后,第二、第三……组烧嘴按时间间隔完成换向动作。换向动作循环上述动作持续下去。
16
快切阀的换向分为两种:
自动换向
手动换向
换向快切阀的操作
17
自动换向
首先在主画面上设置换向周期及换向间隔。均可以任意调整。
点击换向周期边上的换向选择,可以设置参加自动的快切阀,如图所示。
18
19
选择要自动换向的快切阀相对应的编号,点自动按钮,所有被选中的快且阀将按照自动换向周期及间隔进行自动换向。
20
手动换向
三段快切阀的手动换向分别在各段画面中操作。双击对应编号的快切阀便可以弹出操作对话框,这里以均热段为例。
21
如下图所示。当均热段1、2#快切阀不被选中参加自动时,对话框内的按钮便可以被点亮。点亮后便可以对这组阀手动控制。对话框中有阀的开关到位及未到位指示。开到位时对应的灰色圆圈变为绿色,关到位时对应的灰色圆圈变为红色。当阀开关不到位时,对应的灰色圆圈将闪烁黄色。
22
23
换向程序介绍
24
点击主画面上的空煤气流量调节阀弹出对话框点击小画面中的手动按钮,就可以进行手动控制。可以直接操作阀门开度。从而达到控制各段温度的目的。
炉温控制
25
26
点击操作小画面中自动方式,就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在点击自动按钮前要先确认:各段炉温设定值和空气/煤气比值是所需要的控制值,否则将会造成炉温不稳定或者偏离需要的控制值。在自动控制状下,根据所需要的炉温设定值控制煤气量,空气再以设定好的比值跟踪煤气量。
炉温自动控制
27
汽化冷却
28
点击软水箱上的补水电磁阀,弹出补水阀门操作小画面,手动时可点击开阀和关阀来开关补水阀;自动时,水位低于230mm自动补水,水位高于280mm自动停水。
当水位低于230mm时,液位数字显示将闪烁提示。当水位低于150mm时,报警提示条及报警画面均显示红色报警。
软水箱水位控制
29
点击任何一个给水泵将弹出水泵控制小画面。在小画面上可以控制1、2#水泵的启动及停止。
水泵控制
30
放散阀控制分三种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就地控制和远程手动控制 。
自动控制:将现场操作箱的转换开关打到集中,鼠标点击画面上的放散阀,弹出小画面上鼠标左击自动。这时放散阀将根据锅筒压力自动开关。,放散阀打开,,放散阀关闭。
锅筒的放散阀控制
31
就地操作:将现场操作箱的转换开关打到就地,通过操作箱上的开阀关阀按钮来控制放散阀的开关。
远程手动控制:将操作箱的转换开关打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