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16届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同步训练14.doc

格式:doc   大小:15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届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同步训练14.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6/9/17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届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同步训练14.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热容》一、,则它们吸收的热量(),:B解析:根据吸放热的计算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初温、末温等因素无关。本题中两杯水质量相等,比热容也相等,升高的温度也相等,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用切割机把一个铜块切成了两半,则其中的一半铜块()、、,,比热容减小一半答案:B解析: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形状都没有关系。把铜块切成两半后,只是质量减小了一半,体积减小了一半,但密度和比热容都没有变化。×103J/(kg·℃),×103J/(kg·℃),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温度都升高1℃,,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1/,吸收相同的热量,若水银升高1℃,则水要升高30℃℃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kg的水银所吸收,则水银的温度升高1℃答案:B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是水银的30倍,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比热容成正比。所以质量相等的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1/30。选项B正确。(),温度都升高10℃,,温度都升高10℃,,温度都升高10℃,,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质量不等答案:D解析:由热量计算的公式Q=cmΔt,可以知道,影响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温度等因素有关。从题意可以看出是研究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要控制其他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相等,如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等。在A选项中体积相等的两杯水,它们的物质种类是一样的,就研究不出与种类的关系了;B中也是同种物质;C中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因为密度不同,所以质量也就不同了。只有D符合题意。在本题中用的物理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而内陆新疆的戈壁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在某些地区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沙石吸收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本题是利用物质的比热容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多,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升高的温度高,而水升高的温度就低。傍晚,水和沙石向外放热,温度降低,水的比热容大,水降低的温度小,水的温度比沙石的温度高。所以东部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西部地区的小。,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B解析:本题考查对图像的认识,以及根据图像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图像上的纵坐标表示液体的温度,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倾斜的图线表示液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吸热升温的过程。题目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的含义是:在加热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a、b两种液体吸收,那么在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吸收相同热量,质量相同的两液体,液体a温度上升较多,则说明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能使冰熔化得较多的那块金属具有():C解析:要使较多的冰熔化,冰吸收的热量就多,金属块放出的热量也就多。由放热公式Q=c金m金Δt金可知,放热的多少与金属块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而两金属块的质量相同,放入同样的冰中最终末温相同,也就是说两者的温度变化量相同,比热容较大的那块金属放出的热量较多。,具有相同的初温,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球投入水中,则():A解析:要判断物体之间热传递的方向,就必须知道两个物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