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孩子你慢慢来》的读书笔记
1
龙应台女士是个聪明的妈妈,做她的孩子是幸运的,我也希望有这样的一个妈妈,在对付孩子的诸多问题上能选择理智的做法。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石阶上坐下
来,看着这个五岁的龙应台女士的《孩子你慢慢来》,不禁
被她内心深处的母爱和款款深情所打动,文中所描述的一位母亲照顾教育两位儿
子的生活点滴,宛如涓涓细流抚平了我躁动的心灵。平时班级里孩子的顽皮,天
真,可爱历历在目,“妈妈,起床啦!”安安用手撑开妈妈紧闭的眼睑,像验尸官
撑开死人的眼睑…。这方佛就是昨天的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对孩子少了一些温柔,多了一些粗暴。现在细细想来,
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对自己班级的孩子寄予了太大的希望,给他们过多的要求,
比如因为担心孩子们操场跑得太过分,我让孩子们在操场上可以跳绳、踢毽。如
果发现他们在操场上抡绳,我会让他们在操场上跳皮筋。反正不准就对了。所以
更多的孩子只是在操场上坐着聊天,这真的是一种煎熬,还有班级里的很多家长
生怕怕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一窝蜂地都去学钢琴、学古筝、学绘画、珠心算、
围棋等,把孩子当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免会急
躁,而不会让孩子“慢慢来”。
我终于合上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好
书!这本书有太多的内涵,在阅读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自己作为名幼儿园老师
与龙应台的差距,同时我仿佛也与龙应台女士共同的温习了一遍做母亲的感受,
一边咀嚼着她育儿的经验,经历,感受和内心的美好憧憬,一边回味我与儿子一
同成长的快乐,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我坦诚地承认:和龙应台女士相比,
我很愧疚。
因为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同时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学
校的学生时,时常会有困惑: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一年级要读二年级的学业,
二年级要读三年级的学业•…纷繁的早教机构、亲子教育无孔不入,婴儿出生后
就面对了一个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父母时刻被提醒着要为孩子的教育早作准备,
让孩子学得快、学得多,恨不得一夜成才。父母们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难免会
浮躁、会困惑——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种快餐消费呢?吃快餐的确能管快
管饱,但是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消化不良、恶性循环。
孩子不是我们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不是社会竞争激烈的牺牲品,如果他们
长大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时能感到快乐,就足够了。
当宝宝跌倒时,不要急着上前扶他,看着他如何笨拙地从地上爬起;当宝宝
搭的积木倒塌了,不要急着帮他拾起,看着他如何不厌其烦地重新搭建;当宝宝
不原意和别人分享玩具时,不要急着教育他把玩具递给别人,看着他如何适应这
个社会学会与人共处♦…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同他一同体会成功的喜悦,享受
这样的过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其实,孩子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大。
我和儿子也走过龙应台女士所走过的路,也有着或多或少相同的经历和感受,
也曾不止一次地想,为我心爱的孩子的未来做些什么,比方记录可爱的孩子的成
长,比方记录养育孩子的艰辛,比方记录我们共同的快乐•…做为最珍贵的礼物
送给孩子,但终因琐事而放弃,所以,我很愧疚。
《孩子你慢慢来》的读书笔记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对书的题目感到好奇,
可是随着阅读的进行,我越来越被作者富有智慧的爱感动着。
安安是一个可爱率真,又有点调皮的小男孩,通过封面上的图片,我们可以
闻到他衣服上因为踢球而沾染的汗水和泥土的气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有时温
柔似水,有时有因孩子的调皮生气抓狂的妈妈。
安安不是完美的小孩,妈妈也不是完美的妈妈,可是他们彼此完全无条件接
受对方,深爱对方,特别是妈妈。当安安把弟弟的衣服剪成破布,当安安与弗瑞
第偷了东西,妈妈仍然保持理智,用智慧的爱引领着安安成长。
由此想到自己的工作,我们面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并不完美,也会犯错,也会调皮,老师、妈妈们,
我们需要的是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慢慢来,不必急着控制、纠正,容许孩子犯
错并从错误里学习,给他们尝试的机会。
在别人面前自由、毫不害羞地把自己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是最可贵的权利。
作为母亲,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应慢下自己的脚步,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
样等着孩子长大,耐心地陪他学会走路,耐心地陪他扣好每一粒纽扣,耐心地为
他重复一■遍又一■遍的故事
养育孩子,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不要急。有时
候,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慢一点儿,慢慢来。就如文中这样一个让人看过一遍就
难以忘掉的镜头: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
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