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学教育及知识能力重要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教育及知识能力重要知识点.doc

上传人:tswng35 2022/2/16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教育及知识能力重要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z.
第一章 教育根底知识和根本原理〔19%〕
第一节、国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专谈教育,世查法:问卷、访谈方式,对取得的资料进展整理和分析,有:普遍、抽样、个案调查
〔3〕历史法:研究过去,认识规律,指导今天
〔4〕实验法:人为影响研究对象,探讨因果关系
〔5〕行动研究法:教师的反思性探索、研究与活动一体化
中学课程〔14%〕
第一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1、学科中心课程论:构造主义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根本知识根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赫尔巴特、斯宾塞为代表
2、活动中心课程论:以经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学生社会活动为中心,杜威为代表
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4、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儿童、社会、学科特征
5、课程类型:
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展,易无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高中为主〕
综合课程:又称统合课程,是指把假设干相相邻学科容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为主〕
活动课程:也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历课程。是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课程。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缺点是儿童学****的知识不系统。〔小学〕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和强制性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开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的学生的需求进展科学评估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实施地正式课程,公开性
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校风、学风、师生关系等
连带学****杜威提出;
附属学****克伯屈提出,有意无意的熏
6、课程容主要表现:
课程方案:根据教育目的个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教育文件
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容及其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的材料。编写方式有: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
螺旋式上升:课题容重复出现,逐级深化 ;直线式:课题容不重复
7、课程评价:
目标评价模式:建立在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评价原理〞与“课程原理〞的根底上。以目标为中心展开,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行为。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从预期结果转向实际结果。
CIPP模式:背景评估、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英文缩写。
课程改革是根底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
. z.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开展:第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开展;第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开展。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创立富有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10、教科书编写的根本原则:
按照不同学科特点,表达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容的根底性;
必须注意到根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合理表达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的心理顺序;
兼顾各学科与各年级教材的衔接
11、课程实施:
学生观:学生是开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方式: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br/>教师观:教师应是学生学****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1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方式
中学教学〔18%〕
1、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开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展全面开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特殊认识过程说:联,凯洛夫。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开展说: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学生开展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开展的过程。
实践说:把教学过程看成实践活动,可以从实践的高度认识教学活动
认识--实践说: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教学任务:
形式教育:开展学生智力,无视学科容;
实质教育:传授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无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