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西方国家对苏俄武装干涉
国内反动势力策动武装叛乱
2、目的:
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苏维埃政权
3、内容:
内容
作用
农业
工业
商贸
分配
其它
实行余粮收集制
加速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解决粮食供应困难问题
便于集中更多物力资源
便于集中和统一物资分配
有利于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4、评价?
在短期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长期实施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产生负面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长期战争对工业生产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负面影响
3、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工业
商贸
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加速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税后农民自行支配)
采取租让制和租赁制,部分国企引入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
实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买卖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2、“新”的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扩大生产,调动经济的活力
3、实质:
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利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商品经济,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
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5、启示:
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执政党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样才有利于发展与稳定
三、苏联成立:
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时间:
1922年12月底
背景
俄罗斯帝国解体,境内出现多个苏维埃政权
国内战争中,各国结成政治、军事同盟
最初成员: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有人认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对此你是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