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荒岛余生正式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荒岛余生正式教案.doc

上传人:相惜 2022/2/1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荒岛余生正式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月 日
课题 《荒岛余生》 第 1 学时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作风。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月 日
课题 《荒岛余生》 第 1 学时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作风。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课堂导入):
简介作者及背景:笛福,英国小说家。早年从事过许多行业,59岁开始写小说。受苏格兰水手真实遭遇的启发,于171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大受欢迎。笛福对于他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使人如身临其境。语言自然,情节结构不落斧凿痕迹。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于平庸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有一次,,鲁滨孙一个人,他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
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作风。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
学生活动内容
老师活动内容
同学讨论明确:1、(1-3)写鲁滨孙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去。2(4-9)叙述鲁滨孙为了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3(10-12)详谈鲁滨孙的“精神”世界。鲁滨孙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安心于荒岛生活。
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段落划分是怎样的?
同学讨论明确: 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
2、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同学讨论明确: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同学讨论明确: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 ,尽自己的全力去改变环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同学结合课文明确:1、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是上帝对他的关照。
2、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恩赐。
3、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体现了鲁滨孙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二研读探究1、深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同学朗读第1-3节,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同学朗读第4-9节,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同学朗读第10-12节,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生存的心态。
同学讨论明确:鲁滨孙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3、思考鲁滨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A伤心绝望 怨天尤人
B伤心绝望的同时,内心又在积极寻求一种精神的支柱。面对无法改变的险恶环境,他知道只有冷静地面对它,而无法绕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