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质量通病技术交底.docx

格式:docx   大小:11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量通病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蓝天 2022/2/17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量通病技术交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白鹿雅苑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质量通病防治 分项工程
施工图号
交底依据
三、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钢筋工程质量通病
钢筋制作下料长度不方法:
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 5水泥砂 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 土捣实,认真养护。
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1、 产生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 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
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 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 加。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 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1、产生原因:
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 准,表面不平。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
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 沉。
2、预防措施:
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 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
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 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
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 C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 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 2N/mm 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
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 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 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 预防措施: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 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
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 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2、 处理方法:
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 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 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混凝土夹芯
1、 产生原因:
浇灌大面积、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 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 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2、 预防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可在模板与沿施工缝处通条开口,以便清理; 冬季施工时如有冻雪等,可用太阳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 全部清理干净后,通条开口再封板,然后浇灌混凝土。
外形尺寸偏差。
1、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产生原因:
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 振捣。
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3、 预防措施:
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 稳定性。
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参考文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