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ppt

格式:ppt   大小:1,547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ppt

上传人:相惜 2022/2/17 文件大小:1.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列 夫 · 托 尔 斯 泰
茨 威 格
1
整理ppt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分析理解肖像描写及所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
3、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整理ppt
字词
二、区别几个字

整体感悟
整理ppt
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外表
平庸丑陋
大众化
眼睛的精美
灵魂的高贵
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反衬
说明
欲扬先抑
整理ppt
一、课文前半部分写托耳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然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过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他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形和神相衬托,相反相成,使人物的外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理ppt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整理ppt
P36 二、句子分析

高尔基的这句话用夸张恰当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整理ppt
2.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事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整理ppt
,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他的心窝.
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他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他的作品引起了沙皇的恐慌,曾经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整理ppt
夸张作用分析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除了比喻外,还大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夸张可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夸张的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例如:“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这句话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整理ppt
练习
试找出文中用夸张手法写托尔斯泰眉目、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整理ppt
修辞考题练习
(辽宁中考)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2)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3)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4)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1)比喻(2)反问(3)排比(4)比喻
  B.(1)夸张(2)设问(3)排比(4)比喻
  C.(1)比喻(2)反问(3)排比(4)夸张
  D.(1)比喻(2)反问(3)夸张(4)夸张
C
比喻
反问
排比
夸张
整理ppt
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亡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