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33
word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爱听奉承话的老虎
[原文]
兽有猱①,小而善缘②,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③。成穴,虎殊快④,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⑤,而汰其余以奉虎⑥,画作蛇〔11〕,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12〕。〞广乃告其所以〔13〕,客豁然意解〔14〕,疴顿愈〔15〕。
——《晋书》
[注释]
①尝——曾经。亲客——关系亲密的客人、朋友。
②久阔——久别。
③其故——这里指久别不来的原因。
④坐——同“座〞。
⑤蒙——承蒙。
⑥方——正要。
⑦意——心里感到。恶〔Wù〕——厌恶。
⑧疾——得病。
⑨于时——在那个时候,当时。
⑩——晋朝郡名。听事——官府办事的厅堂。乐广当时为。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11〕漆画作蛇——〔在弓上〕用漆画成蛇 的花纹。
word
word
5 / 33
word
〔12〕如初——如同上次一样。初,起初〔的〕,第一次〔的〕。
〔13〕告其所以——告诉他〔杯中有蛇影的〕原因。所以,表示“……的原因〞。
〔14〕豁然——心情开朗的样子〔豁,huò〕。意解——怀疑解除。
〔15〕疴〔chén kē〕顿愈——重病立刻痊愈了。疴,积久难治的病。
卞庄子刺虎
[原文]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①,曰:“两虎方且食牛②,食甘必争③,争如此必斗,斗如此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④,立须之⑤。有顷③,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史记》
[注释]
①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②方且——正要。
③食甘——这里指吃得有味。食,吃。甘,甜。
④以为然——认为〔他的话〕是对的。
⑤立——站立。须——等待。
⑥有顷——过了一会儿,不一会儿。
伯乐和千里马
[原文]
夫骥之齿至矣①,服盐车而上太行②,蹄申膝折③,尾湛胕溃④,漉汁洒地⑤,白汗交流,中阪迁延⑥,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⑦,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⑧。骥于是俛而喷⑨,仰而鸣,声达于天,假如出金石声者⑩,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
word
word
7 / 33
word
[注释]
①夫——句首语气词。骥〔jì〕——骏马,好马。齿——岁数,年龄。
②服——驾,拉马。太行——太行山。
③蹄申膝折——伸着蹄子弯着膝盖。申,同“伸〞。
④湛〔zhàn〕——下垂。胕——同“肤〞。
⑤漉〔lù〕汁——流出的口水。漉,渗出。汁,这里指口水。
⑥中阪〔bǎn〕——半山腰。阪,山坡。迁延——拖延不进的样子。
⑦遭——遇。
⑧紵〔zhù〕——麻布。幂〔mì〕——覆盖。
⑨俛〔fǔ〕——同〞俯〞,低头。
⑩金石——指钟磬〔qìng〕之类的乐器。
不听忠告
[原文]
客有过主人者①,见灶直突②,傍有积薪③。客谓主人曰:“曲其突④,远其积薪⑤;不者,将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⑥。
居无几何⑦,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⑧,火幸息⑨。
于是杀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⑩,余各用功次坐〔11〕,而反不录言曲突者〔12〕。
——《说苑》
[注释]
①过——访,探望。
②直突——直的烟囱。突,烟囱。
③傍——旁边。薪——柴。
④曲其突——使烟囱拐弯。
⑤远其积薪——使堆积的柴禾远离烟囱。
⑥嘿〔mò〕——同“默〞。
⑦居无几何——没过几天。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几何,多少,假如干。
⑧乡聚里中人——这里泛指乡里邻居。乡,古代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聚,村落、居民点。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为里。
word
word
7 / 33
word
⑨息——同“熄〞。
⑩燔〔fán〕发灼〔zhuó〕烂者在上行〔háng〕——燎了头发、烧伤的坐在上席。燔,烧。灼,烤、烧。上行,上席。
〔11〕用功次坐——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
〔12〕录——这里指计算功绩。
蚕和蜘蛛的对话
[原文]
蛛语蚕曰①:“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②,口吐经纬③,黄口灿然④,固之自裹⑤。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⑥。然如此其巧也,适以自杀⑦,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⑧,天子衮龙⑨,百官绂绣⑩,孰非我为〔11〕?汝乃枵腹而〔12〕,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13〕,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如此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如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