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胶水.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胶水.docx

上传人:森林书屋 2022/2/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胶水.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胶水
资料
目前的丙烯酰胺胶水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丙烯酰胺共聚后与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另一种是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一起在引发剂下进行共聚。现在常用的是第二种的生产方/7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如果单体浓度太高,在粘稠液体中(尤其是静止不搅拌)容易造成局部的温度不均匀,因而造成胶水反应的不均匀。
丙烯酰胺胶水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聚合物的分子量。
一般情况下,随着单体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体系粘度急剧增大,聚合热难以及时消散,因而造成聚合体系温度升高,同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也逐渐增大。
前面提到的那些客户,正因为单体浓度太大,导致反应形成高粘度浓胶或凝胶,需要人为终止反应,否则胶水变成牛皮糖或果冻而报废。
但是聚合产物随着单体浓度的增高出现一个极大值,即单体浓度超过一定值后聚合物分子量反而降低。
那丙烯酰胺单体浓度多少才合适呢?根据我的经验:
如果是丙烯酰胺单体单独聚合,一般推荐单体:
水在1:8——1:12之间;如果是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共聚,一般推荐单
体:
水在1:10——1:15之间。
同时,可进行间隙搅拌(如每20分钟间隙搅拌1分钟),保持胶水的反应均匀性丙烯酰胺(AM)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两类:
引发剂引发:
包括单组分引发剂的热或光分解,双组分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
物理化学引发:
包括电子束辐射、紫外线、高能射线照射、电解引发、等离子体聚合等。
单组分引发剂,常见的有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盐)、有机过氧化物
(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类(如偶氮二异丁腈)、金属络合物(如Ce、Mn)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4/7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精品文档
在生产丙烯酰胺胶水时,我们常用的是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这里有几个问题:
1、单独用过硫酸铵和用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有什么区别?
单独用过硫酸铵,是靠过硫酸铵的热分解引发,因此需要较高的聚合温度,而AM聚合是强放热过程,高温下聚合不利于及时散热,容易引起爆聚,因此不容易制得高分子量产物。此时反应的活化能在140KJ/mol。
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其反应的活化能为40KJ/mol左右,两者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引发反应,胶水反应速度快,对温度的依赖性比较小。
还有一点,过硫酸铵的热分解会产生氢离子,从而导致胶水反应溶液的PH值的降低,加入亚硫酸氢钠可以维持PH值的稳定。
2、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有什么区别?
过硫酸钾溶解度比较小,所以溶解速度比较慢,但其水溶液储存稳定性好,可存放一周。过硫酸铵极易溶于水,不能储存,一般采用直接加料。另外,过硫酸铵见光或受热极易分解,注意保存方法,最好购买刚出厂的产品。两者都可以使用。
3、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可以使用。亚硫酸钠对酸的缓冲能力比亚硫酸氢钠强一点,所以同样情况下,亚硫酸钠加的量比硫酸氢钠少一点。
丙烯酰胺聚合反应中常用的引发体系为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
我原来碰到一个客户,胶水反应后半小时后,用冷水稀释冷却进行终止反应,做出来的胶水稠度很好,但是拉到油漆店里放了一段时间后,结果很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