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崔莺莺形象.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崔莺莺形象.doc

上传人:bkeck 2022/2/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崔莺莺形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崔莺莺形象
崔莺莺乃老相国之女,“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似乎一典型大家闺秀模样。“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这句是整个故事的基调,是莺莺经家道中落,且暂居寺中,对于残春、重关等所产生于元杂剧中许许多多追求夫荣妻贵的闺秀,她是一个热诚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这让人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虽然写作时间不同,但是在剧情上非常相似,作为有妇之夫,安娜卡列尼娜遵守道德,维持着家庭,谈不上安娜很爱他丈夫卡列宁,只是尽一个妻子所应该做的。但碰上弗伦斯基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安娜似乎感觉到获得了真爱,以往的束缚,自身的或社会的,一旦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的爱情,便统统被挣脱掉,抛弃掉了。她不再顾及丈夫的眼色,不遵循***的潜规那么,她要把爱情公开化,她把爱情看到整个的全部的生活,由此而来,产生了悲剧。因为她做得到,但弗伦斯基做不到,而也正因为安娜的把爱情供奉在最高的位置,因此她对爱情非常敏感,任何小事都可能引来她对爱情是否还存在的疑心,最终产生了歇斯底里的情绪。正是由于其和整个社会的格格不入,把爱情放在最高位,而摒弃一切虚伪的道德,造成了安娜最后***的悲剧。这里莺莺也是如此,正因为未经历过爱情,所以一开场就把爱情视为全部,和张生发生***,遂又觉得已将此生全托付给了张生,最后虽然得到了“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满结局,和安娜***形成鲜明比照,这并不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宽容性,而仅仅只是因为张生被作者美化了的缘故。把爱情视作全部,视作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能不说是由于女性地位的低下而产生的悲哀。
把爱情视作全部,把婚姻视作下半生的保证,对于理解莺莺在对张生态度上的反复有很好的作用。老夫人赖婚之后,莺莺唱到“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成担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对老夫人的不满,对张生的思念,成了莺莺的主要情感,依此看来,后面赖简似乎是不可理喻的,既然双方可是两厢情愿,只恨伯劳飞燕各西东,一旦私下约会,还不是干柴碰上烈火?可赖婚后的第一次约会,却是莺莺故作矜持,骂了张生一通。起先莺莺着红娘去看望张生一遭,带张生会亲书信回来,却被莺莺骂,说是和张生“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着红娘回简,却用“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诗谜来约张生前往。待到和之相见,却变卦云:“先生虽有活人之恩,恩那么当报。既为兄妹,何生此心?万一夫人知之,先生何以自安?今后再勿如此,假设更为之,和足下决无干休。”为什么莺莺会出现如此的反复?作者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一,刻意的情节需要。戏剧无非是把矛盾集中起来,因此一波三折更适宜于戏剧性的表现;二,刻意的性格塑造。作者希望把莺莺在面临爱情时左右摇摆、忐忑不安的心境写下来。这是一场只有月上柳梢头的私下约会,名不正而言不顺,莺莺期待爱情是肯定的,但又由于长期对老夫人的敬畏,故而多犹豫。不管作何考虑,作为读者,看到的是非常戏剧性的画面,当然觉得有意思。而假设作为对莺莺性格的研究,将其置身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便可多分析一点东西出来。正如前面所说的,莺莺在和张生发生***后,她是死心塌地将爱情视为唯一依靠,也就是把张生的爱作为唯一依靠,正是这样一种思维,使其在做出是否从了张生之意,